勞動者遞交辭職信后,能否即時離職,需要提供證據(jù)嗎,有明文規(guī)定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勞動者遞交辭職信,不能即時離職。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眲趧诱咭騻€人原因按此規(guī)定辭職的,受法律保護,并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勞動者需要保存辭職的證據(jù),以備之需)。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工作交接,按規(guī)定結算工資和辦理離職手續(xù)。勞動者違反規(guī)定辭職,沒有給用人單位必要的緩沖時間而影響工作的(包括勞動者不能證明按規(guī)定提前通知用人單位的),按照第九十條規(guī)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yè)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p>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離職證明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證明與其他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避免招用與其他單位的員工,造成糾紛。因此并不是必需的材料,您可以和單位協(xié)商簽署一個承諾書,承諾與其他單位不存在或者已經(jīng)解除了勞動關系,不會對受雇該公司任何的障礙。否則造成的損失后果由您自己承擔。
-
辭職申請有明文規(guī)定嗎?正式員工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單位,試用期提前3天。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只要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即可,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xù),用人單位也應予以辦理。提前期不足30日,而
2020.02.06 159 -
勞動法有規(guī)定勞動者提前一個月辭職嗎是的,勞動法規(guī)定勞動者要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如果沒有提前通知就離職,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或者要求支付違約金。但如果用人單位存在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不發(fā)工資不交社保等行為,勞動者可以直接解除勞動合同并
2020.05.07 954 -
試用期離職證明需要提供嗎需要。勞動者在試用期內辭職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開解除勞動合同證明,而用人單位也要義務為勞動者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離職證明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書面證明,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后必須出具的一份書面材料。如果用人單位拒絕開具
2020.01.13 204
-
遞交辭職信后立即離職違法嗎
1、遞交辭職信后立即離職是違法的?!秳趧臃ā返?1條《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guī)定了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遞交辭職信后立即離職違反了《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 2、不管辭職不辭職
2022-04-22 15,340 -
遞交辭職信后立即離職合法嗎?
1、遞交辭職信后立即離職是違法的?!秳趧臃ā返?1條《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guī)定了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遞交辭職信后立即離職違反了《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 2、不管辭職不辭職
2022-04-26 15,340 -
遞交辭職信后立即離職是否違法?
1、遞交辭職信后立即離職是違法的?!秳趧臃ā返?1條《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guī)定了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遞交辭職信后立即離職違反了《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 2、不管辭職不辭職
2022-04-22 15,340 -
遞交辭職信后立即離職是否違法?
1、遞交辭職信后立即離職是違法的?!秳趧臃ā返?1條《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guī)定了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遞交辭職信后立即離職違反了《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 2、不管辭職不辭職
2022-04-24 15,340
-
01:07
自己交社保需要離職證明嗎自己交社保需要離職證明?!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也明確規(guī)定,自己交社保要開離職證明。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用人單位招用還沒有解除勞動合同的
9,838 2022.04.17 -
00:50
被辭退有離職證明么被辭退有離職證明。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為員工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如果單位拒不出具上述證明的,則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還應承擔賠償責任。離職證明,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書面證明,是
6,128 2022.05.11 -
01:06
老公出軌離婚需要提供什么證據(jù)老公出軌,那么必然會留下蛛絲馬跡,在發(fā)現(xiàn)后可收集以下證據(jù): 1、電子郵件、聊天記錄 微信聊天記錄等。如果法庭接受此類證據(jù),則應建立完整的證據(jù)鏈,以相互證實。 在提取電子郵件或聊天記錄的過程中,由公證處進行公證。 2、保證書或悔過書 發(fā)現(xiàn)對方
1,958 202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