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同工不同酬,勞務派遣工合法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關于勞務派遣工不能夠與正式合同工同工同酬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社會不公平的現象之一,明明做同樣的事情,但拿到的薪資卻會少很多,對于勞務派遣工來說心理會不舒服。近年來人社部也對此做了改進,那么勞務派遣工是否和正式合同工同工同酬 一、勞務派遣工是否同工同酬可以。 二、新法明確規(guī)定“同工同酬”目前,用人單位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所謂勞務派遣,是由實際用工單位和勞務派遣公司首先簽訂勞務派遣協(xié)議,之后由勞務派遣公司代替用人單位招聘員工進行派遣。實際操作中,部分單位將派遣用工當長期員工使用,但派遣員工與本企業(yè)正式員工同工不同酬、社保繳費基數差別大,勞務派遣已經“變味”,損害了被派遣員工合法權益。這一現象引發(fā)社會關注,而二元用工體制下“按身份分配”的現象也被炮轟了多年,卻至今未見改變。 針對這一不合理現象,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明確了勞務派遣工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 新法規(guī)定:“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
勞務派遣同工同酬嗎
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2020.11.30 261 -
勞務派遣同工不同酬的合法嗎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于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民族、殘疾、區(qū)域等差別。勞動報酬是勞動合同的法定條款,法律賦予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充分的協(xié)商權,只要工資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即可。
2020.06.15 349 -
勞務派遣是同工同酬嗎
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同工
2020.10.11 224
-
勞務派遣工同工不同酬合法嗎勞務派遣工異地
同工同酬,是勞動法規(guī)定的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的若干規(guī)定。2009年10月,人保部透露將出臺工資支付條例。該條例將解決兩方面問題:一是包括勞務派遣工在內,只要工作的崗位、職級、
2022-04-23 15,340 -
勞務派遣同工不同工不同酬違法嗎勞務派遣不同工不同酬
勞務派遣同事的不同報酬是違法的還是《勞動合同法》中關于同事報酬的約束只代表立法態(tài)度,沒有強烈的操作性。同行互助只是原則性的規(guī)定,我國法律目前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操作標準,實際上很難有統(tǒng)一的尺度和標準。衡量同
2021-10-23 15,340 -
勞務派遣工同工不同酬合法嗎?
同工同酬,是勞動法規(guī)定的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的若干規(guī)定。2009年10月,人保部透露將出臺工資支付條例。該條例將解決兩方面問題:一是包括勞務派遣工在內,只要工作的崗位、職級、
2022-03-25 15,340 -
勞務派遣工不同工同酬合法嗎
同工同酬,是勞動法規(guī)定的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的若干規(guī)定。2009年10月,人保部透露將出臺工資支付條例。該條例將解決兩方面問題:一是包括勞務派遣工在內,只要工作的崗位、職級、
2022-04-08 15,340
-
00:54
勞務派遣用工與勞動合同用工的區(qū)別勞務派遣用工與勞動合同用工,一般有以下的三個區(qū)別,具體如下: 1、用工關系的區(qū)別。勞務工是與勞務派遣單位簽訂合同,而合同工是直接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 2、工作性質的區(qū)別。勞務派遣工。主要是用工單位,根據本單位工作的性質,將本單位業(yè)務中的一塊
3,790 2022.04.17 -
01:11
勞務派遣辦理勞務派遣辦理流程如下: 1、用工單位提供崗位需求信息; 2、勞務派遣組織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xié)議; 3、勞務派遣組織發(fā)布信息,推介職位,招募人才; 4、勞務派遣組織與被派遣人員簽訂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并組織被派遣人員崗前培訓; 5、被派遣
2,174 2022.04.18 -
00:55
勞務派遣工傷怎么處理勞務派遣人員工傷的處理程序,一般有以下的三個步驟,具體如下: 1、及時送醫(yī)院治療; 2、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 3、依照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結果支付賠償金。 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所在單位要從事故傷害發(fā)生那天起的30天內,向社會保險行政
2,58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