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利法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意義

專利法增設對故意侵權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對于故意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法院可以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另外,假冒專利非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專利行政部門可以處非法經營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為解決“成本高、效果差”問題,此次修訂增加對群體侵權、重復侵權等故意侵權行為的查處,加大對假冒專利的處罰力度,完善行政執(zhí)法手段,明確間接侵權責任和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責任,建立專利權保護信用信息檔案。
為充分調動發(fā)明人、設計人的積極性,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明確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范圍,此次修訂規(guī)定利用本單位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權屬適用約定優(yōu)先原則。
送審稿規(guī)定,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單位與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沒有約定的,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
為鼓勵創(chuàng)新,新規(guī)定還明確,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被授予專利權后,單位應當對其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獎勵;實施專利后,單位應當對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合理的報酬。
同時,為解決國家設立的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專利技術轉化率低的問題,新規(guī)定允許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根據與單位的協(xié)議實施專利技術,并獲得相應收益。
二、懲罰性賠償制度
懲罰性賠償制度是英美法中的一種民事損害賠償制度,這是與補償性賠償制度相對應的賠償制度,也是英美法中頗具爭議的法律制度之一。中國于1993年頒布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首次以特別法的形式確定了懲罰性賠償制度,這是中國民事責任立法的重大突破。本文對懲罰性賠償制度存在的理論依據、社會功能、適用范圍與條件進行了認真思考和研究,以期豐富中國的民法理論,完善民事損害賠償制度。
三、懲罰性賠償是幾倍
懲罰性賠償有多重種類,不同的懲罰性賠償所賠付的倍數存在區(qū)別。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p>
《食品安全法》第148條: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于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經營者追償。(第二款)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食品安全法》第96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九章 法律責任 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于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經營者追償。\n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
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必要性,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性質
312人看過
-
如何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
278人看過
-
懲罰性賠償制度如何適用
56人看過
-
探究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真實面貌
414人看過
-
完善懲罰性賠償制度遏制食品違法行為
129人看過
-
懲罰性賠償制度是否存在爭議?
69人看過
-
專利專用權侵權的懲罰性賠償的標準江蘇在線咨詢 2022-07-10中國現行損害賠償主要以補償損失為原則,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商標法》外,其他法律尚未規(guī)定懲罰性賠償制度。《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商標法》屬于特別法,而把懲罰性賠償制度引申到其他損害賠償領域,尤其是專利知識產權法律領域尤為迫切。一方面,中國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對主觀上采取輕率、漠視態(tài)度侵害他人專利知識產權不法行為給予懲罰性賠償,有利于對加害人施行懲罰,對受害人給予撫慰,從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
我國消法中懲罰性賠償的定義是?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12-13我國消法懲罰性賠償法律里面對于這個概念具體怎么定義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了確定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規(guī)定了增加賠償的金額,正是基于對欺詐一方予以懲罰的目的 -
懲罰性解雇制度是什么甘肅在線咨詢 2024-09-08視為用人單位對嚴重違反規(guī)則制度或勞動紀律者的解雇手段,此類解雇常含懲戒意味。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時,須遵循法定程序及條款,嚴禁隨意或濫用此權利。僅在勞動者有重大過失時,用人單位方可解除勞動合同,且需恪守相關法規(guī)。 -
什么是懲罰性解雇制度?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4-11-06用人單位解雇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度或勞動紀律的員工時,常常會采取懲戒性的措施。在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必須遵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程序和條款,不得隨意或濫用此權利。僅在員工有重大過失時,用人單位方可解除勞動合同,并需遵守相關法規(guī)。 -
經濟法中如何定義懲罰性賠償?廣西在線咨詢 2022-12-20懲罰性賠償經濟法里面具體是怎么來解釋這個概念的?將懲罰性賠償與其它法律責任形式相比較分析,可以看出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優(yōu)越性,尤其是其經濟方面的優(yōu)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