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欺詐消費者三倍賠償法律依據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4-17 14:30:41 347 人看過

一、新《消費者保護法》退一賠三的規(guī)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guī)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二、哪些情況消費者可以享受三倍賠償?

首先,根據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所采用的手段來判斷。下列行為屬于欺詐消費者:

(1)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3)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4)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yōu)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5)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7)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9)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10)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11)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13)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其次,根據經營者的行為是否屬于誤導消費者來判斷。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應當采用一般標準,即以一般消費者的認知水平和識別能力為準。如果該行為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fā)生誤解,即構成欺詐。如果該行為不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fā)生誤解,則個別消費者不得以證明自己確實發(fā)生誤解來主張欺詐行為的成立。經營者實施欺詐行為,一般都會造成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損害。這種損害并不意味著要求有實際的損失或者損害發(fā)生,只要經營者的行為按其性質足以誤導消費者,就可以被認定為欺詐。

第三,從經營者行為的主觀方面來判斷。我國法律并未明確規(guī)定構成欺詐行為的主觀要件是故意,但從文義上來理解,欺詐是掩蓋事實真相,誤導消費者上當受騙的行為應無疑義,因此,并非經營者主觀故意狀態(tài)不需具備,而是“欺詐”二字本身已經包含或者揭示了經營者的故意心理。所以,在下列情況下,經營者“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

(1)銷售失效、變質商品的;

(2)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的;

(3)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業(yè)名稱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4)銷售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的;

(5)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yōu)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的。

經營者能夠證明,就不是欺詐行為;不能證明,則構成欺詐。

消法是為保護消費者的安全保障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如果消費者主張經營者的經營行為構成欺詐,利益受損后,有權要求經營者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的,應當按照現行法律的規(guī)定,判令經營者承擔欺詐消費者三倍賠償責任。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互聯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1月04日 09:05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消費者相關文章
  • 撫慰被欺詐消費者:多倍賠償來了!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如果商家拒絕賠償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一、投訴調解。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發(fā)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請求消保委調解,即由第三方對爭議雙方當事人進行說服勸導、溝通調和,以促成雙方達成解決糾紛。二、行政申訴。消費者和經營者發(fā)生權益爭議后,可請求有關行政部門解決爭議,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消費者決定申訴時,一般用書面形式,并載明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如與經營者達成和解,可撤回申訴,請求有關行政部門作出調解書。三、提請仲裁。雙方當事人達成協(xié)議,自
    2023-12-02
    329人看過
  • 醫(yī)療欺詐適用消法三倍賠償嗎
    適用。醫(yī)療欺詐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分為: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故意向患者出售假藥、劣藥,根據《藥品管理法》第74、75條規(guī)定,由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銷售的藥品和違法所得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或者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利用非法的價格手段誘騙患者進行按照法律規(guī)定如果醫(yī)院具有明顯的欺詐動機,并且其服務如藥品或診斷的數量和質量要求大大背離合同內容或必要性的,可采用《消法》第49條的懲罰性賠償即三倍賠償保護方式。交易,根據《價格法》第40條規(guī)定,也同樣規(guī)定沒收、罰款或者吊銷資格證處罰。醫(yī)療欺詐怎么舉報如果遇到醫(yī)療詐騙,可以向衛(wèi)生局進行投訴。如果數額較大,應當報警處理。報警后,醫(yī)療欺詐如果金額較大,涉嫌詐騙罪。另外對于患者自身的損失,是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如果嫌疑人被提前公訴的話)?!缎谭ā罚旱诙倨呤臈l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
    2023-07-21
    452人看過
  • 名牌服裝銷售涉欺詐蘭州消費者獲三倍賠償
    隨著社會大眾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大幅提升,居民對物質的追求趨于多元化和個性化。俗話說人靠衣裝,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對服裝要求也越來越高,品牌服裝因設計獨特、質量優(yōu)等、時尚美觀成為首選。名牌服裝注重名氣丟了質量2015年2月15日,溫女士在蘭州國芳百貨三樓柏詩特專柜購買了一件價值3099元的皮衣,穿著七天后出現開線、裂縫、皮面斷裂等問題。溫女士拿著問題服裝向專柜提出修理、退貨的請求,但多次被拒。隨后又發(fā)現服裝吊牌與水洗標嚴重不符到省消協(xié)請求維權。省消協(xié)調查發(fā)現,溫女士反映的情況屬實。調解中,柏詩特專柜負責人認為皮衣多處開裂是消費者外力拉扯造成,吊牌掛錯是工作失誤造成,沒有存心欺詐消費者。省消協(xié)工作人員指出:吊牌與水洗標的執(zhí)行標準、安全類別、等級以及成分含量存在極大誤差,這是典型的欺詐行為。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
    2023-06-04
    91人看過
  • 消費者受到欺詐有權要求多倍賠償
    三倍賠償。被欺騙的消費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是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提出3倍賠償,還是要求500元賠償,以有力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經營者有下列規(guī)定行為之一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在銷售的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欺詐消費者可以退一賠三嗎商家欺詐銷售商品退一賠三是對的?!断M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
    2023-07-05
    321人看過
  • 消費欺詐三倍賠償價款認定是什么
    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缎孪M者保護法》不僅將懲罰性賠償的倍數由“退一賠二”變?yōu)椤巴艘毁r三”,而且還對賠償的最低數額進行確定,加大了商家的賠償力度,一定程度上對商家形成一種約束。一、哪些情況消費者可以享受三倍賠償?首先,根據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所采用的手段來判斷。下列行為屬于欺詐消費者:(1)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2)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3)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4)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yōu)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5)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6)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
    2023-02-13
    105人看過
  • 消費者欺詐退一賠三需要什么證據
    一、消費者欺詐退一賠三需要什么證據以下幾種情況可被視為構成消費者欺詐行為:1.在提供商品或服務過程中,故意運用不符合相關規(guī)定要求的計量器具或蓄意破壞計量器具的精確性;2.實際交付商品或服務與約定不符且在達到目的后惡意隱瞞事件真相,以此方式騙取消費者支付的全部金額或部分款項;3.廣告宣傳或商品標識中存在夸大其詞、虛構事實的情況,導致消費者產生錯誤理解并購買產品,即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以及實物樣品等;4.通過制造假象、隱瞞實情來誤導消費者,例如虛假的現場解釋和演示活動等;5.以欺騙性的方式進行有獎銷售、還本銷售或體驗式銷售等促銷活動,引發(fā)了消費者的誤解?!断M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經營
    2024-03-08
    229人看過
  • 經營者欺詐消費者的法律條款,商家欺騙消費者賠償多少錢
    經營者欺詐消費者的法律條款主要涉及產品質量法、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商家欺騙消費者賠償多少錢應當結合實際案情判斷,一般按照商品價款或服務費的三倍進行賠償。一、經營者欺詐消費者的法律條款經營者欺詐消費者的法律條款有《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九條、《廣告法》第五十五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二、商家欺騙消費者賠償多少錢商家欺騙消費者賠償數額,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
    2022-06-29
    338人看過
  • 欺詐消費者的行為需要賠幾倍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013)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一條為依法制止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和本辦法的規(guī)定,保護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權益,對經營者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第三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應當依照公正、公開、及時的原則,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綜合運用建議、約談、示范等方式實施行政指導,督促和指導經營者履行法定義務。第四條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商
    2023-04-17
    86人看過
  • 欺詐買車者被判賠償金三倍!
    一、案件過程阿駿與飛馳公司簽訂汽車銷售合同,購買了一輛瑪莎拉蒂轎車,價格為107萬元。飛馳公司承諾該車輛為全新原裝車輛,車輛各項指標完全符合出廠質量規(guī)格,車輛質量以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出具的進口機動車隨車檢驗單為準。同日,阿駿向飛馳公司全額支付了購車款107萬元。交車后,阿駿為該車輛繳交了購置稅、車船稅、車險共計13萬余元。阿駿發(fā)現車輛前部與車身存在色差,在與飛馳公司交涉后被告知該車曾經發(fā)生過碰撞事故,并經過了維修。之后,阿駿以飛馳公司涉嫌欺詐為由,將其告至法院。二、爭議焦點:飛馳公司是否構成欺詐從消費者的認知能力和消費心理出發(fā),新車指的是全新、未經過使用、未經過維修的車輛,經過碰撞、維修的車輛并非消費者認為的新車,故車輛經過碰撞、維修的信息顯然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選擇。飛馳公司作為經營者在承諾銷售新車的情況下,理應明確具體地將訟爭車輛已經經過碰撞、維修的事實告知消費者,但其在售車過程中
    2023-06-05
    122人看過
  • 賣汽車消費欺詐3倍賠償
    昨日,市工商局舉行《成都市汽車買賣合同》(試行文本)推廣工作部署會,由市工商局、成都市汽車商會共同制定的《成都市汽車買賣合同》將正式向全市推廣,全市113家汽車經銷商代表均當場領到了新出爐的《成都市汽車買賣合同》(試行文本),目前我市無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汽車銷售合同的現狀將有所改變。消費侵權車商進入信用黑名單按照《成都市汽車買賣合同》(試行文本),車輛確實存在設計、制造缺陷,并由此造成了人身和財產損害,消費者有權選擇要求經銷商或生產廠商賠償。消費者選擇向經銷商賠償后,如生產廠商有過錯,經銷商在承擔賠償責任后有權向生產廠商追償;若選擇向生產廠商賠償,經銷商則有協(xié)助顧客的義務。汽車經銷商在使用試行文本簽訂、履行合同時發(fā)生的違法違規(guī)等失信行為還將被納入企業(yè)信用信息管理,對因合同原因投訴較多,查證屬實,存在合同欺詐和霸王條款的汽車經銷商,將直接進入信用黑名單。市消協(xié)莊秘書長還表示,汽車消費已經正式納入明年
    2023-06-07
    209人看過
  • 消費者保護法欺詐消費者賠償什怎么算
    一、消費者保護法欺詐消費者賠償什怎么算在涉及到欺詐消費者的賠償問題時,應依照消費者的訴求,適當提高對消費者所受損失的補償力度。具體而言,依據消費者先前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所需支付的相應款項,在法律允許范圍內,適當予以三倍的額外賠償;針對額外賠償數額低于五百元人民幣者,則應將其提升至五百元人民幣?!断M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二、消費者保護權益法賠償1000的規(guī)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沒有關于1000元的賠償規(guī)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
    2024-04-04
    481人看過
  • 消費者可以獲得三倍賠償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guī)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guī)定的,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法律、法規(guī)未作規(guī)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jié)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吊銷營業(yè)執(zhí)
    2023-06-14
    80人看過
  • 消費者權益法中欺詐行為的認定,消費者權益法中消費者可以要求幾倍賠償
    消費者權益法中欺詐行為的認定有銷售摻雜、以次充好的商品,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進行虛假宣傳,是有不正當手段銷售商品等。消費者權益法中消費者可以要求3倍賠償。一、消費者權益法中欺詐行為的認定消費者權益法中欺詐行為的認定:1.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2.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3.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4.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yōu)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5.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6.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7.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8.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9.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10.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11.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
    2022-07-10
    321人看過
  • 根據法律規(guī)定欺詐消費者是哪條法律
    根據法律規(guī)定欺詐消費者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首先,根據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所采用的手段來判斷。下列行為屬于欺詐消費者:(1)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2)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3)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4)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yōu)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5)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6)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7)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8)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9)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
    2023-01-28
    329人看過
換一批
#反不正當競爭法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消費者
    詞條

    消費者應當是公民為生活目的而進行的消費,如果消費的目的是用于生產,則不屬于消費者范疇。 國家對消費者給予了特別的保護,體現在法律規(guī)范上,即國家通過立法形式,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對經營者的活動進行一定的限制與約束,偏重其義務規(guī)范,對消費者偏重... 更多>

    #消費者
    相關咨詢
    • 電商用戶欺瞞欺詐消費者,索賠三倍賠償
      河南在線咨詢 2022-09-1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49條的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1倍。這是一項懲罰性制度的規(guī)定。在我國傳統(tǒng)民事法律規(guī)范中,實行的是實際賠償制度。因此懲罰性賠償的規(guī)定,是我國民事法律的一項重大發(fā)展。懲罰性賠償金適用的前提是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欺詐行為。欺詐是指經營者采用捏造虛假情況、歪曲事實,
    • 什么是欺詐消費者賠償三倍損失
      江蘇在線咨詢 2022-10-19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guī)定賠償損
    • 欺詐消費者三倍賠償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08-15
      關于消費者保護法三倍賠償在問題,根據經營者的行為是否屬于誤導消費者來判斷。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應當采用一般標準,即以一般消費者的認知水平和識別能力為準。如果該行為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fā)生誤解,即構成欺詐。如果該行為不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fā)生誤解,則個別消費者不得以證明自己確實發(fā)生誤解來主張欺詐行為的成立。經營者實施欺詐行為,一般都會造成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損害。這種損害并不意味著要求有實際的損失或
    • 請問一下關于欺詐消費者三倍賠償規(guī)定
      湖南在線咨詢 2024-09-18
      一、欺詐消費者三倍賠償: 經營者虛假宣傳誤導和欺騙消費者進行購買的,退一指無條件退款,賠三是指應當賠償消費者3倍的損失。 二、
    • 什么是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消費者可以獲得三倍賠償嗎?
      臺灣在線咨詢 2022-10-09
      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應當受到處罰并承擔責任的行為。根據《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第六條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