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訴法院對幾個合并的案件均具有管轄權,并且必須是適用于同一個訴訟程序
這是合并審理的前提條件,如果受訴法院對幾個合并的案件之一不具有管轄權,則不應當合并。受訴法院對合并的幾個案件均有選擇管轄權,可以進行合并。對于訴訟程序,則是指普通(簡易)程序和特別程序,也就是幾個合并之案件應當都屬于同一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或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才能進行合并審理。
2、幾個訴訟標的由同一原告或同一被告在同一訴訟程序中提出
在同一訴訟程序中,同一原告向同一被告提出多個訴訟標的,被告向原告提出的訴訟標的,均可以合并審理。
3、原告或被告的近親屬對原告或被告提出具有相互關聯(lián)的訴訟標的
在同一訴訟程序中,原告及其近親屬向被告及其近親屬提出與之有關聯(lián)的訴訟標的,被告及其近親屬向原告及其近親屬提出與之相關聯(lián)的訴訟標的,可以合并審理。
4、限制條件
關聯(lián)糾紛的合并審理是一柄雙刃劍,如果濫用不僅達不到良好的社會效果,而且會讓當事人利用合并審理進行惡意訴訟或拖延訴訟,更有甚者會造成以非對非、消極對待糾紛的處理等新的社會矛盾的產生。因此,對合并審理的條件應作適當?shù)南拗啤?/p>
①案由限制,限制在相鄰權糾紛、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侵權損害賠償糾紛、追索扶養(yǎng)費、醫(yī)療費用、勞務報酬糾紛、民間小額借貸糾紛、繼承糾紛案件。
②標的額限制,由于訴訟標的大小能夠決定當事人是否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糾紛,標的額越大,當事人選擇通過訴訟解決糾紛的愿望越強,所花費的單位成本越少,標的額越小,所花費的單位成本越大,當事人選擇訴訟解決糾紛的愿望越弱。因此,為了促進社會和諧,讓一些標的額小的關聯(lián)糾紛能夠一并處理,應當適當限制標的額,標的額可以考慮限制在10000元以下的案件(人身損害賠償糾紛除外)。
③主體的限制,對于關聯(lián)糾紛的合并審理,由于主體不同,其訴訟能力不同,訴訟的風險意識不同,因此應當對訴訟主體進行限制,訴訟主體可以限定為自然人。
《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解釋一》第六條
《仲裁法司法解釋全文》第十二條
-
仲裁合并審理的制度價值
181人看過
-
重新仲裁可否合并審理
181人看過
-
仲裁委合并審理決定書
75人看過
-
仲裁合并審理申請書要怎么寫
308人看過
-
仲裁可以進行合并審理嗎
172人看過
-
仲裁員審理案件的權利和條件
285人看過
-
勞動仲裁能合并審理仲裁案件嗎重慶在線咨詢 2022-08-30現(xiàn)行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否應受理申請請求問題作出了比較明確的規(guī)定,但對什么情形下應合并審理并無十分確切的規(guī)定。因此,仲裁委是否進行合并審理,還要看當?shù)爻雠_的相關規(guī)定,如無地方法規(guī),則決定權還是在仲裁委手上。
-
聘任仲裁員條件的審查是怎樣的上海在線咨詢 2023-07-231、符合上述仲裁員條件的中國籍或港澳及外籍人士,本人愿意被聘任為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或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的,應填寫相應的仲裁委員會制定的《擬聘任仲裁員登記表》,并由一至兩名專家或教授提出書面推薦意見,必要時應取得所在單位的同意。少數(shù)國內或國際仲裁界知名人士不必由他人推薦; 2、仲裁委員會收到《擬聘任仲裁員登記表》后,由仲裁員資格審查委員會根據(jù)仲裁員聘任條件予以審查,并簽署審查意見; 3
-
合并審理的裁定書是什么樣子的四川在線咨詢 2022-08-19合并審理判決書范文 ××省××縣人民法院 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 (2006)xx刑初字第x號 公訴機關××縣人民檢察院。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被害人) 被告人 辯護人 ××縣人民檢察院以xx檢刑訴(2006)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犯罪,于2006年x月x日向本院提起公訴。在訴訟過程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合并審理。××縣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出庭支持
-
商事仲裁中止審理條件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3-07-14仲裁是指買賣雙方在糾紛發(fā)生之前或發(fā)生之后,簽訂書面協(xié)議,自愿將糾紛提交雙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決,以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仲裁協(xié)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爭議發(fā)生之前訂立的,它通常作為合同中的一項仲裁條款出現(xiàn);另一種是在爭議之后訂立的,它是把已經發(fā)生的爭議提交給仲裁的協(xié)議。這兩種形式的仲裁協(xié)議,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下列情況下,中止仲裁: 1、當事人一方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仲裁的; 2、一方當
-
2024申請仲裁員回避的流程是怎樣河北在線咨詢 2024-08-25申請仲裁員回避的程序是:提出回避申請;說明事實和理由并提交證據(jù);回避決定的做出。 《仲裁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也有權提出回避申請: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的; (四)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當事人提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