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方過錯造成合同無效的,無過錯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主張合同無效的損害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確定不發(fā)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fā)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二、合同的生效要件
合同成立后,能否產(chǎn)生法律效力,能否產(chǎn)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后果,要視合同是否具備生效要件。合同生效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締約能力,才能成為合格的合同主體。若主體不合格,合同不能產(chǎn)生法律效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nèi)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往往難以從其外部判斷,法律對此一般不主動干預。缺乏意思表示真實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實,并不絕對導致合同一律無效。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合同的內(nèi)容合法,即合同條款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及其指向的對象即標的等,應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當事人締約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內(nèi)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達到非法目的等規(guī)避法律的事實。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
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為 第三節(jié) 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fā)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
合同超過訴訟時效可否請求損害賠償
450人看過
-
不離婚能另行提起損害賠償訴訟嗎
477人看過
-
工傷事故后,受害人能否就精神損害賠償另行起訴?
306人看過
-
結案后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
269人看過
-
無效合同另訴是重復起訴嗎
486人看過
-
確權敗訴后可否另行起訴履行合同
442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同一行為即排除妨害后可否另行起訴賠償損失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10-17排除妨礙不影響賠償損失。因為二者是不同的救濟方式。排除妨礙是要求當事人停止侵害行為繼續(xù),而損失賠償是針對過去的侵害行為已經(jīng)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排除妨礙不同于違約金,違約金視為雙方當事人對損害賠償金額的預先確定,性質(zhì)亦為填補損失,因此與損害賠償不得同時適用。
-
精神損害罪精神賠償金可否另行提起民事訴訟重慶在線咨詢 2022-10-22相關規(guī)定: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受害人另案起訴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法院不予支持的。
-
若獲可另訴精神損害賠償內(nèi)蒙古在線咨詢 2022-11-01被侵權人在遭遇人身損害后,可以在侵權訴訟中提出人身損害賠償時,同時主張精神損害賠償。而若受害人在侵權訴訟時只提出了人身損害賠償訴求,沒有主張精神損害賠償,那么訴訟終結后,不能再就同一事實另提起精神損害賠償之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后又基于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
-
一方起訴離婚后另一方可否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海南在線咨詢 2022-11-10在認定與處理時,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1、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處理離婚案件,主要是看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如感情確已破裂,應判決準予離婚。在財產(chǎn)處理上,則應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照顧無過錯方,使過錯一方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和道義責任,支持受害一方請求的精神損害賠償。 2、對于以青春損害為由要求賠償?shù)模驗槲覈鴽]有對青春損害賠償作出規(guī)定,同時青春雙方都有,一方無權要求對方
-
2023民事訴訟有無精神損害賠償遼寧在線咨詢 2024-10-05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0]47號《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第1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依據(jù)《解釋》的規(guī)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同時,《解釋》第6條規(guī)定:“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后又基于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