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仲裁后不可以起訴,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如果是勞動仲裁,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單位對仲裁結果不服如何處理
單位對仲裁結果不服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勞動者對終局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對終局裁決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
二、申請勞動仲裁了還能向法院起訴嗎
如果是勞動仲裁可以到法院起訴,其他性質的仲裁不可以的。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zhí)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三、勞動糾紛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勞動糾紛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訴,起訴之前必須經過勞動仲裁程序。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除法律規(guī)定的終局仲裁之外,當事人對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仲裁和訴訟 合同條款
152人看過
-
訴訟和仲裁在合同條款中怎么規(guī)定
302人看過
-
合同仲裁條款的意義和作用
404人看過
-
仲裁條款和訴訟的差異
200人看過
-
合同仲裁條款范文
104人看過
-
有仲裁條款的合同如何訴訟
94人看過
合同條款是指雙方協商一致后,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對雙方具有約束力的條款。合同條款是合同內容的具體表現形式,主要通過合同條款體現和表達。合同作為當事人之間的交易協議,內容由合同各方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獨立約定。一般來說,合同應具備以下條款: 1... 更多>
-
那問合同中能否約定仲裁和訴訟條款?陜西在線咨詢 2022-08-1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當事人約定爭議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協議無效。但一方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另一方未在仲裁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期間內提出異議的除外。
-
房屋買賣合同如何起訴和仲裁?湖南在線咨詢 2022-08-16目前如果房屋買賣合同仲裁的話,具體來說房屋買賣合同當然可以申請仲裁。 仲裁是指買賣雙方在糾紛發(fā)生之前或發(fā)生之后,簽訂書面協議,自愿將糾紛提交雙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決,以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仲裁協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爭議發(fā)生之前訂立的,它通常作為合同中的一項仲裁條款出現;另一種是在爭議之后訂立的,它是把已經發(fā)生的爭議提交給仲裁的協議。這兩種形式的仲裁協議,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 《仲裁法》的第2條
-
合同糾紛中管轄權和仲裁條款新疆在線咨詢 2022-03-30你好 (1)仲裁條款是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解決爭議的方法是提交仲裁機構仲裁。這個仲裁機構是可以任意選的。 (2)而訴訟管轄權是指法院對哪些案件有管轄權 管轄權的確定的基本原則是: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當然其他民事關系略有不同如合同關系可以是合同履行地,意味著只有這些地方的人民法院可以管轄,這個雙方當時人是不可以選的。 如:因合同關系引發(fā)的糾紛原被告合同履行地均在A地則只有A地的人民法院可以管轄,但是
-
勞動合同法和勞動仲裁的條款湖南在線咨詢 2022-01-25勞動合同法有如下條款供你參考: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勞動仲裁的部分條款,你也可以參考一下:4、申訴人應當自勞動者爭議發(fā)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仲裁委提出書面申請第二十九條勞動爭
-
行政合同有仲裁和起訴的內容嗎?澳門在線咨詢 2023-08-10行政合同引發(fā)的糾紛則不得通過仲裁予以解決。法律規(guī)定,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不能仲裁。行政合同是行政機關以行政主體的身份與行政相對人訂立關于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當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享有行政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