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工結完工作一個月辭職能不能拿到工資?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勞動者辭職的,用人單位是應當結清勞動者所有工資的,如果用人單位拒絕支付其工資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被拖欠的工資。 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qū)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2、提交材料后,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后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后開庭審理,之后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于裁決書不服,勞動者可以起訴到法院; 3、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十八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jiān)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并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準,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壓一個月工資,辭職時能拿到嗎
離職壓一個月工資是不合法的。工資應該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用人單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資的行為,勞動者可以到當地有管轄權的勞動監(jiān)察大隊反映和投訴,催討被拖欠的工資。
2020.11.18 262 -
工作半個月辭職能拿到整工資嗎
可以拿到,勞動法規(guī)定,勞動者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報酬,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因此,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支付工資,若拒不支付,請向當地勞動監(jiān)察部門投訴。
2020.07.26 231 -
辭職能不能提前到一個月拿到工資
可以要到。 按照正常程序離職了,你可以在離職當日或者離職三天內要求公司一次性結清工資。如你和用人單位有約定也可按照約定來。 此外,無故拖欠職工工資,資方要支付拖欠工資、補償金,必要時還要支付賠償金(但要以造成實際損害為前提)。
2020.09.06 577
-
工資不滿一個月辭職能拿到工資嗎
先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不服仲裁的可以起訴到法院,不服一審法院判決的可以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
2022-09-14 15,340 -
工作半個月辭職能拿到工資嗎
可以拿到工資,用人單位不得拖欠或克扣勞動者的工資。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十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二)用
2022-03-15 15,340 -
工作不滿一個月主動辭職,還能拿到工資嗎?
1、很多公司都不會當天結算,一個原因是像你說的公司有固定的工資發(fā)放日期,二則公司擔心工作交接中有些許疏漏,這樣也有個緩沖時間來發(fā)現(xiàn),可以方便找你溝通解決; 2、提出讓公司開證明是個合理請求,因為你需要
2022-08-10 15,340 -
臨時工辭職多久能拿到工資
臨時工辭職的工資應當當日結清,被侵權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2022-06-30 15,340
-
01:06
工作四年被辭退賠償幾個月工資工作四年被辭退,如果公司是違法解除,那么要賠償8個月工資,如果符合以下情形,那么要賠償4個月工資:1、企業(yè)生產經營發(fā)生嚴重困難,或者企業(yè)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剪人員的,或者出現(xiàn)其他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
11,490 2022.05.11 -
01:25
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辭退要補償嗎不能勝任工作是因為客觀上他不適合,表現(xiàn)為勞動者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不能滿足工作需要,但主觀上沒有過失。所以被辭退的話是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的,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guī)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
6,452 2022.04.15 -
01:06
一個月工作日多少天一個月工作日是21.75天。具體如下:每日工作不得超過8小時,每周必須安排勞動者休息一天,而且每周不能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用人單位延長員工時間的,那么要提高工資報酬。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用
16,433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