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資期限約定應注意的法律事項簡析
1.期限約定要明確。
隨著公司法的修改,出資期限已經被取消,但并不意味著沒有出資期限,股東在簽訂出資協(xié)議時,明確的出資期限不僅意味著股東的權利義務,也為有股東逾期出資,其他股東追究其違約責任提供依據。
2.出資義務、期限不要設定前提。
實踐中,有前提條件的出資及期限,股東在違反出資義務時,往往會拿前提條件做擋箭牌,強詞奪理、胡攪蠻纏,并且一旦前提條件的成立存在瑕疵,會導致違約股東的違約行為無法受到懲罰,致使守約股東和公司受到傷害。
3.違約責任中明確違約金、出資資格取代等條款。
二、股東出資方式有哪些
1.貨幣。設立公司必然需要一定數量的貨幣,用以支付創(chuàng)建公司時的開支和生產經營費用。所以股東可以有貨幣進行出資。
2.實物。實物指有形物即能看得見,又可摸得到的東西。實物出資一般是以機器設備、原材料、零部件、建筑物、廠房等作為出資。
3.工業(yè)產權。在我國,主要是指專利權(包括發(fā)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專利權),注冊商標專用權(包括商品商標和服務商標兩種商標專用權)。
4.非專利技術。確切的說應當是非專利成果,它是受《民法典》保護的一種無形財產。
5.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是一種財產權利,即依據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和方式合法取得的使用土地的權利。
三、股東出資的條件有哪些
股東出資的條件有如下:
1.用于出資的股權必須是出資人合法持有的,并且可以依法轉讓;
2.用于出資的股權沒有權利瑕疵或者權利負擔。例如已經被設立了質權的股權就不得作為股東的出資;
3.出資人以股權出資必須已經履行了股權轉讓的法定手續(xù);
4.用于出資的股權已經依法進行了價值評估。
-
應注意的出資期限約定事項有哪些
86人看過
-
出資期限約定有哪些事項要注意
137人看過
-
約定出資期限時要注意哪些
196人看過
-
出軌證據收集應注意的法律事項
172人看過
-
股東出資約定期限有什么要注意的
436人看過
-
集體土地租賃期限的法律規(guī)定及注意事項
201人看過
-
辦理透析室的注意事項寧夏在線咨詢 2022-03-131、透析室針對危重癥患者應當準備好搶救設施,隨時應對不測;2、透析前是否對患者的生命體制進行嚴密觀察了,即生命體征是否穩(wěn)定;3、就是樓上朋友說說腎衰竭的診斷依據是否充足;4、要充分考慮考慮到患者腦損傷的部位是否有活動型出血,即可能對呼吸中樞產生壓制。 衛(wèi)生部人才中心推薦全國醫(yī)療律師--程林律師
-
約定試用期需要注意的事項新疆在線咨詢 2022-10-15訂立勞動合同時,約定試用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勞動合同中的試用期應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平等協(xié)商約定,不得由用人單位一方強行規(guī)定。 (2)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3)勞動合同期限在3個月以內的,不得約定試用期,勞動合同期限在3個月以上1年以內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勞動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3年以內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勞動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無固定期限勞動
-
民法典規(guī)定分家析產應注意什么問題, 分家析產的注意事項主要有哪些廣東在線咨詢 2022-03-09在分家析產時,應注意這樣幾點: 1、分家析產時,要把家庭共有財產和家庭成員的個人財產區(qū)分清楚。分家析產只能是分割家庭共有財產,屬于家庭成員的個人財產是不屬于分割范疇的。 2、分家析產時,要根據公平合理的原則,分割家庭共有財產。對家庭共有財產的分割,特別是對某些生產、勞動工具、設備等財產的分割,要盡可能有利于生產,有利于發(fā)揮家庭成員各自的專長。對于某些特定的不便分割的財產,也可以特別協(xié)議的方式作變通
-
用人單位試用期期限的約定注意事項有哪些廣西在線咨詢 2022-11-28在約定試用期應注意以下問題: (1)有三種情形是不可以約定試用期的: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年;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2)在試用期內,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3)試用期只能約定一次,即使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勞動期間調整工作崗位,或者離開用人單位后又重新回來工作。 (4)勞動合同不能只約
-
約定服務期注意哪些事項廣東在線咨詢 2023-02-231、從《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分析,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培訓義務和勞動者為用人單位履行的服務期義務是相對應的,該規(guī)定同時考慮到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利益。 2、實際上,哪些培訓費用可以約定服務期,哪些培訓費用不能約定服務期,這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關心的問題。 3、按照國家規(guī)定,用人單位必須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培訓費用,用于對勞動者的職業(yè)培訓。用人單位使用法定培訓費用對勞動者進行職業(yè)培訓,不能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