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土地轉讓和土地流轉的差異體現(xiàn)在哪里?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7-07 18:34:23 247 人看過

1、土地流轉是在不變更原承包人與村里承包合同的基礎上,承包人把自己承包的土地再承包給第三方。

2、土地承包權轉讓,是指承包人把自己承包的土地讓與第三方承包,第三方建立了與村里經濟組織的承包合同,原承包人退出,實質就是賣了承包經營權。

3、土地流轉存在兩個承包合同關系,轉讓只存在一個承包合同關系。

農村土地出租和流轉有什么區(qū)別

土地流轉是指土地經營權流轉,其含義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在土地承包期限內,可以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出租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租賃給他人從事農業(yè)生產經營。出租后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xù)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guī)定的權利和義務。承租方按出租時約定的條件對承包方負責。相關知識:土地租賃在國有土地租賃和土地使用權出租的概念中,都采用了租賃、租金這樣的詞語,使人容易混淆,實質上國有土地租賃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租之間存在以下主要區(qū)別:第一,所處的土地市場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十一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確認所有權。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yè)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確認使用權;其中,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具體登記發(fā)證機關,由國務院確定。

確認林地、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認水面、灘涂的養(yǎng)殖使用權,分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yè)法》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十二條依法改變土地權屬和用途的,應當辦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xù)。

第十三條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互聯(lián)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1月01日 19:28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土地流轉相關文章
  • 土地流轉補償標準與地區(qū)差異
    簽訂的土地出讓合同期限在5年以上(含5年)但不足10年的,經營單位在合同剩余期限內,給予年補貼100元/畝,對退出經營權的合同農民,給予年補貼200元/畝;土地補償費標準:1、根據國家規(guī)定的價格,按照前三年平均產值的6倍來計算;2、魚塘、蓮藕塘、水產養(yǎng)殖場、果園、竹園、林地等土地,征用按該土地年產值的5倍計算;3、林木山、灘涂、池塘、蘆葦塘等經濟不可耕地的收購,按該土地年產值的三倍計算;4、居民點征地按相鄰耕地補償標準計算,房屋由建設單位另行征地拆遷重建,原居民點不予補償;5、沒有收入的未開墾土地通常不會獲得征用補償。農村土地流轉補償標準是什么農村土地流轉補償標準為如下: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3.征收林地
    2023-07-01
    349人看過
  • 農村土地流轉費用和農村土地承包費用有哪些差異?
    農村土地承包是指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淮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等方式承包。土地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土地使用權流轉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1、除非荒地等是要繳費承包,否則是不要土地承包費的。2、土地流轉費:個人、企業(yè)、合作社等想要大規(guī)模的從事種植,需要大塊的土地,這就需要繳納土地流轉金從農民手中流轉出土地,從而獲取土地的使用權,而土地承包權依然不變。土地承包費未交就必須收回嗎土地承包費未交無權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內,發(fā)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zhèn)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qū)的市,轉為非農業(yè)戶口的,
    2023-07-11
    450人看過
  • 劃撥土地與出讓土地在土地使用上的差異
    出讓和劃撥土地的區(qū)別:1、性質不同。劃撥土地是在交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無償取得的,一般不設定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但卻有一定的限定條件,比如不得轉讓、出租和抵押。出讓土地是國家以土地使用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與土地使用者,并需要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2、取得方式不同。土地劃撥:需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出讓:商品房建設用地原則上應該以招標、拍賣、掛牌的有償方式取得,嚴格限制以劃撥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地產轉讓時,必須經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審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xù),并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3、權利義務不同。劃撥的土地不得進行轉讓、出租和抵押;出讓的土地使用權人具有法定規(guī)范內的處置權,可進行轉讓、出租和抵押。
    2023-07-07
    281人看過
  • 征用土地使用權與轉讓權的差異
    國有土地使用出讓權和轉讓權的區(qū)別:(一)主體不同出讓主體:國有土地所有者,即國家,由法律授權的縣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具體實施;轉讓主體: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二)行為性質不同根據物權理論,出讓,他物權設定;轉讓:他物權轉移。(三)轉移條件與程序不同出讓條件無限制,簽訂出讓合同,繳出讓金,即可辦證;轉讓條件有限制,轉讓須經申請、審批或補辦出讓手續(xù),繳納稅費,方可登記過戶。(四)交易市場不同出讓,一級市場,即國家作為國有土地所有者壟斷;轉讓:二級市場,即符合法定條件的自由轉讓。繼承權的放棄和喪失有何區(qū)別?繼承權的放棄和喪失,其結果都是不發(fā)生繼承遺產的結果,但兩者卻有明顯的區(qū)別。1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自愿放棄無償取得被繼承人的合法遺產的權利法。這種行為是出自繼承人自身內心意思的真實表示;喪失繼承權,是繼承人有《民法典》(2021.1.1生效)規(guī)定行為之一,經人民法院認定并作出判決而被剝奪
    2023-07-20
    492人看過
  • 村里可以轉讓集體土地嗎
    一、村集體土地可以轉讓給個人的嗎1、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但僅能轉讓給本集體成員,且不可以轉讓用于非農業(yè)建設。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yè)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yè),因破產、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fā)生轉移的除外。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出租,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出讓及其最高年限、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抵押等,參照同類用途的國有建設用地執(zhí)行。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城鄉(xiāng)規(guī)劃確定為工業(yè)、商業(yè)等經營性用途,并經依法登記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所有權人可以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單位或者個人使用,并應當簽訂書面合同,載明土地界址、面積、動工期限、使用期限、土地用途、規(guī)劃條件和雙方其他權利義務。前款規(guī)定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出租等,應當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
    2023-03-10
    466人看過
  •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的區(qū)別在哪里
    一、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的區(qū)別在哪里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的區(qū)別有:主要是分布的位置不一樣,國有土地一般分布在城鎮(zhèn),包括城市的土地以及城郊的土地;而集體土地主要分布在農村,一般都是村集體土地。二、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要了解國有土地使用證集體土地使用證,先明白什么是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集體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也叫做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土地。集體土地是我國土地所有制的一種形式。我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包括國家所有(全民所有)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二種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guī)定“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第八條“城市市區(qū)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由法律規(guī)定屬
    2023-04-13
    384人看過
  • 轉包土地與轉讓土地的區(qū)別?
    農村土地轉讓和轉包的區(qū)別為:1、轉包是在不變更原承包人與村里承包合同的基礎上,承包人把自己承包的土地再承包給第三方。2、土地承包權或轉讓,是指承包人把自己承包的土地讓與第三方承包,第三方建立了與村里經濟組織的承包合同,原承包人退出,實質就是賣了承包經營權。3、轉包存在兩個承包合同關系,轉讓只存在一個承包合同關系。4、轉包在不改變土地用途情況下不需要發(fā)包方同意,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但一般要求備案,不備案也不會因此無效;轉讓必須通過發(fā)包方同意,才有可以實現(xiàn)。因轉讓承包經營權實質上是合同權利義務的轉移,義務轉移必須取得發(fā)包方同意。農村土地不能轉讓,我國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農村集體所有者不能買賣土地產權,只能依法在一定期限內有償出租或讓渡土地使用權;也不能隨意改變所屬耕地的用途,因特殊情況確需征占自己所有耕地時,也必須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既然不能轉讓,那土地轉讓和土地承包的區(qū)別也就無從說起。
    2023-03-17
    371人看過
  • 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流轉土地經營權的區(qū)別
    區(qū)別在于權利歸屬不同:土地所有權,歸屬集體;承包權,歸屬農戶;經營權,歸屬經營者。1、首先,關于土地的所有權是由我國國家性質所決定的。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因此,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根本地位堅持不變。2、其次,土地承包經營權屬于用益物權。在權利內容上,多數(shù)觀點認為,土地承包經營權系承包權與經營權的雙重屬性混合。其中,承包權屬于成員權,只有集體成員才有資格擁有,具有身份依附性和不可對外轉讓性;經營權屬于財產權,在權利屬性上具有可交易性。3、由此,在“兩權分置”下,土地所有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其實并不具備自由流轉的物權屬性。但“三權分置”體制實現(xiàn)了集體、承包農戶、新型經營主體對土地權利的共享,從法律制度的角度看,其本質就是確定在不改變土地公有制的基本經濟制度前提下,在土地上分離出一個更加符合
    2023-03-11
    53人看過
  • 現(xiàn)在農村土地流轉政策
    2019年以來,農業(yè)農村部組織有關方面對其進行修訂,并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不斷完善后,2021年1月26日,《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經農業(yè)農村部2021年第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由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與原辦法相比,新《辦法》的新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落實三權分置制度,采用了新名稱。按照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并行要求,新《辦法》聚焦土地經營權流轉,將規(guī)章名稱修改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在依法保護集體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的前提下,主要就平等保護經營主體依流轉合同取得的土地經營權,增加了一些具體規(guī)定,有助于進一步放活土地經營權,使土地資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二是貫徹加強監(jiān)督管理要求,作出了新規(guī)定。新《辦法》明確了對工商企業(yè)等社會資本通過流轉取得土地經營權的審查審核具體規(guī)定,以及建立風險保障制度的要求,以更好地保障流轉雙方合法權益。三
    2023-02-21
    101人看過
  • 土地流轉與土地租賃的區(qū)別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土地轉包與出租的區(qū)別主要是:1、轉包是發(fā)生在內部農戶之間,而出租是發(fā)生農戶與農戶集體組織以外的關系之間。2、轉包主要發(fā)生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農戶之間。轉包人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產權不變,受轉包人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使用的權利,獲取承包土地的收益,并向轉包人支付轉包費。土地出租是農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租賃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出租是一種外部的民事合同,出租人對土地經營權的產權不變。3、農民出租土地承包經營權無需發(fā)包方許可,但出租合同需向發(fā)包方備案。土地轉包與轉讓的區(qū)別:1、轉包是在不變更原承包人與村里承包合同的基礎上,承包人把自己承包的土地再承包給第三方。2、土地承包權或轉讓,是指承包人把自己承包的土地讓與第三方承包,第三方建立了與村里經濟組織的承包合同,原承包人退出,實質就是賣了承包經營權。3、轉包存在兩個承包合同關系,轉讓只存在一個承包合同關系。4、轉包在不改變土地用途情況下不需要發(fā)包方
    2023-07-20
    496人看過
  • 土地估價在土地轉讓中的作用
    (一)土地估價有助于土地交易的順利進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土地交易日趨頻繁,而土地經濟價值卻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而日益變化。由于土地市場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因而,在市場上不容易獲得完整的價格資料。而土地交易除專業(yè)經營公司之外,一般人很少具有這方面的經驗,有必要事先對土地進行估價。只有經過專業(yè)人員搜集資料,分析評定,買賣雙方才不致有上當受騙的擔心,交易自然迅捷。(二)土地估價有助于企業(yè)投資決策土地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常常是企業(yè)決策的主要目標之一。根據替代原理,在資金一定的情況下,為了達到某一生產水平,土地投資的多少直接影響其他要素的投資。若地價昂貴,則可減少土地投資而增加資本、勞動的投入;若地價低廉,則可增加土地投資而減少資本、勞動投入。另外,作為資金融通的手段,也必須對土地進行估價。(三)土地估價有助于土地市場的完善我國開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來,城鎮(zhèn)土地逐步由無償使用改為有償使用,土地市場也逐步建
    2023-07-04
    127人看過
  • 集體土地流轉屬于土地使用權出讓嗎
    土地來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含義,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源戶將土百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度轉讓使用權。農村土地流轉的形式主要有轉讓、轉包知、互換道、入股、出租等。征用不是流轉。關于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含義,人們在認識和理解上存在較大差異。不少學者在研究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問題時未區(qū)分建設用地和農業(yè)用地,對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客體和主體都作了擴大理解??偟膩砜粗饕袃煞N理解:一種觀點認為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包括首次流轉和再次流轉。前者是指集體土地所有者與建設用地使用者之間的土地使用權流轉關系;后者是指土地使用者相互之間的土地使用權流轉關系。另一種觀點認為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僅指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在土地使用者之間的轉移。筆者贊同后者。從嚴格意義上講,土地使用權流轉是指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在土地用者之間的轉移,不應包括發(fā)生在土地使用者與土地
    2023-04-26
    442人看過
  • 地役權是否在土地轉讓后轉讓
    地役權是否在土地出讓后轉讓地役權也將在土地出讓后轉讓。地役權不能與地役權分開轉讓,必須與地役權使用權的轉讓一并轉讓。地役權轉讓時,地役權也應當轉讓。地役權簡介。(1)地役權設立方式:地役權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2)地役權登記的效力: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關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3)地役權期限:地役權期限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用益物權的剩余期限。(4)土地所有人享有或者承擔地役權的,在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成立時,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繼續(xù)享有或者承擔已成立的地役權。(5)地役權的效力。土地已設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的,未經上述用益物權人同意,土地所有人不得設定地役權。地役權不得單獨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的,地役權同時轉讓,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6
    2023-05-02
    388人看過
  • 在我國土地轉包屬于土地流轉嗎
    一、在我國土地轉包屬于土地流轉嗎?屬于中國農村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后,承包人把自己承包的土地的部分或全部,以一定的條件發(fā)包給第三者,由第二份合同的承包人向第一份合同的承包人履行,再由第一份合同的承包人向原發(fā)包人履行合同的行為。在承包方與第三者確定轉包關系后,承包方與發(fā)包方依據土地承包合同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不變。轉包不是土地所有權的轉讓,只是轉讓土地的使用權。為了鼓勵土地集中,實行土地適度規(guī)模經營,土地轉包是政策允許的,法律上也受到保護。二、流轉模式1、土地互換互換土地,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戶,為方便耕種和各自的需要,對各自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進行的簡單交換,是促進農村規(guī)?;?、產業(yè)化、集約化經營的必由之路。30年前,中國農村實行土地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分到了土地。但由于土地肥瘦不一,大塊的土地被分割成條條塊塊。劃分土地時留下的種種弊病,嚴重制約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產量的提高。如何讓土地集中連片,
    2023-06-01
    382人看過
換一批
#土地管理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土地流轉指的是土地使用權流轉,即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保留土地承包權,而轉讓土地使用權。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無疑將成為開啟城鄉(xiāng)一體化的一條新路徑。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 更多>

    #土地流轉
    相關咨詢
    • 土地使用權轉讓和土地增值稅差別在哪
      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04-04
      答:1.轉讓土地使用權涉及以下稅種營業(yè)稅: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fā)《營業(yè)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fā)〔1993〕149號)規(guī)定,轉讓無形資產是指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應按轉讓土地使用權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的5%計算應繳納的營業(yè)稅。土地增值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筑物及附著物(以下簡稱轉讓房地產)并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為
    • 股權轉讓和土地使用權轉讓在某些方面存在差異
      福建在線咨詢 2025-01-02
      股權轉讓和土地使用權轉讓在某些方面存在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構成要件不同:股權轉讓需要轉讓方和受讓方是同一公司的股東或出資人,而土地使用權轉讓需要轉讓方和受讓方是不同的民事主體,即土地使用權人和受讓方必須在同一時點同時存在。在土地使用權轉讓中,轉讓的標的是實體資產,即土地使用權,而在股權轉讓中,轉讓標的是虛擬資本,即股東登記依法所享有的公司股份、股東權利和股東責任。 2. 轉讓
    • 土地征收與土地流轉:特征與差異分析
      上海在線咨詢 2024-12-07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2條規(guī)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所有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征收土地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將集體所有土地轉為國家所有并給予補償?shù)男袨?;征用土地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強制使用集體土地并給予補償,在使用完畢后再將土地歸還集體的一種行為。 土地流轉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
    • 土地轉包和土地轉讓有什么區(qū)別?土地轉包和轉讓的區(qū)別
      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10-28
      轉讓和轉包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兩種形式。主要有以下區(qū)別: 1、轉包是在不變更原承包人與村里承包合同的基礎上,承包人把自己承包的土地再承包給第三方。 2、土地承包權或轉讓,是指承包人把自己承包的土地讓與第三方承包,第三方建立了與村里經濟組織的承包合同,原承包人退出,實質就是賣了承包經營權。 3、轉包存在兩個承包合同關系,轉讓只存在一個承包合同關系。 4、轉包在不改變土地用途情況下不需要發(fā)包方同
    • 集體土地轉讓流程工業(yè)土地如何轉讓過戶
      北京在線咨詢 2022-10-29
      首先要看你們公司地塊的具體情況,針對一下情況,對轉讓有明確的規(guī)定: 1、超出兩年未動工開發(fā)建設,未建有廠房的土地,不能直接辦理轉讓過戶手續(xù),必須先按閑置土地處置程序作出處置,收回土地使用權;或足額收取閑置費后,再另行安排新工業(yè)項目。 2、超過出讓合同約定開工時間又未超兩年的,并且投資(扣除土地成本)未達到投資總額25%的不得轉讓,若不繼續(xù)開發(fā)建設應交納閑置費后,收回土地使用權。 3、凡享受政府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