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fā)商一房兩賣應(yīng)當賠償不能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因此造成的損失,以及賠償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金額。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的規(guī)定,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dǎo)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己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一)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yù)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的商品房預(yù)售許可證明;
(二)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jīng)抵押的事實;
(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jīng)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
一、一房二賣是怎么算違約金
一房二賣違約賠償?shù)臉藴适?,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導(dǎo)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二、買了一套二手房,一房二賣可以要求賠償嗎?
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商品房買賣臺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己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己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
一房二賣的賠償如何獲得
307人看過
-
拆遷二房東能獲得賠償嗎
287人看過
-
房主一房二賣起紛爭房主一房兩賣是否還能得到賠償
75人看過
-
一房兩賣欺詐可不可以獲得雙倍賠償
167人看過
-
2024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75人看過
-
二次入職被裁員能獲得賠償嗎
209人看過
確認合同無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從而損害國家利益的;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 合同無效是指合同... 更多>
-
二手房房主一房二賣是否應(yīng)該獲得賠償陜西在線咨詢 2023-04-291房主“一房兩賣”,買家能要求賠償。可撤銷合同的當事人和無效合同的當事人在知道之日起一年內(nèi)可以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gòu)予以撤銷合同,并要求賣方承擔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以及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 2、法律依據(jù):《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 第三十九條在未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前,將作為合同標的物的商品房再行銷售給他人的,處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并處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
接手二手房打算做婚房,遇到一房兩賣能獲得什么賠償天津在線咨詢 2023-03-25依規(guī)定,遇到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一房兩賣的情況,買方可一并主張下列賠償: 1、如果買主與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的合同是有效的,那么該買方享有法定的解除合同的權(quán)利; 2、要求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承擔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 3、要求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承擔違約損害的賠償責任,或者負擔買方為簽訂這份合同造成的損失,即民法典中的“締約過失責任”; 4、要求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懲罰性賠償責任。
-
二手房網(wǎng)簽違約后能夠獲得什么賠償廣東在線咨詢 2023-06-26二手房買賣中買房人違約后,可以根據(jù)買受人自己想如何處理而決定怎么解決。具體為: 1、如果想繼續(xù)履行合同,主張延期履行違約金,合同一般是約定按每日全部房款萬分之幾的違約金。 2、如果想解除合同,主張解約違約金,一般合同約定的解除合同的違約金是全部房款的百分之二十。 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yīng)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
-
-
二手房違約房東怎樣才能獲得賠償廣西在線咨詢 2023-06-28二手房買賣中買房人違約后,可以根據(jù)買受人自己想如何處理而決定怎么解決。具體為: 1、如果想繼續(xù)履行合同,主張延期履行違約金,合同一般是約定按每日全部房款萬分之幾的違約金。 2、如果想解除合同,主張解約違約金,一般合同約定的解除合同的違約金是全部房款的百分之二十。 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yīng)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