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律關系指的是刑法關系,即國家機關和犯罪人之間因犯罪行為而產生的,受到刑法規(guī)制的法律關系。這種法律關系包括權利與義務,即國家享有對犯罪人進行刑罰處罰的權利,承擔依法適用刑罰的義務,犯罪人有接受刑罰處罰的義務,享有不受法外用刑的權利。因此刑事法律關系不單單約束國家機關,也約束犯罪嫌疑人,從而保障社會安全。
刑事刑事法律關系
刑事法律關系是刑法所體現出來的人與人的應當關系。注意,本人的這個定義,與傳統的定義不同。傳統上定義的法律關系是,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本人認為,這樣定義有些不妥。因為徒法不能自行,因此說,法律只具有規(guī)范意義。立法并不是調整社會關系,而是規(guī)范社會關系。當然,有人可以說,規(guī)范也是一種調整,但我對此不敢茍同。規(guī)范表現為應當性,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當如何!調整表現為適合性,人與人之間不符合應當關系,應當將其調整為應當關系。因此說,調整也具有規(guī)范性,但規(guī)范不具有調整性。所以,法律關系由法律表述、創(chuàng)設并規(guī)范的權利、義務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條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wèi)國家安全,保衛(wèi)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
-
勞動關系特點探究
215人看過
-
探討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征與特點
227人看過
-
探究合同義務的本質和特征
468人看過
-
探究相鄰關系的特征和屬性?
247人看過
-
探究承包勞動關系的本質差異
162人看過
-
探究非法集資的危害和特點
418人看過
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兩大類,其中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肖像權、榮譽權等。身份權包括親權、配偶權、親屬權等。人身權是我國公民和法人的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體現和反映。 人身權是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
行政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的特點有哪些安徽在線咨詢 2022-07-12行政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有下列聯系: 1、二者的相同點在于都是雙方、多方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2、且行政法律關系是被行政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調整、規(guī)范的那部分行政關系。
-
勞動關系的概念和雇傭關系的特點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4-12-05勞動關系和雇用關系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首先,它們的參與主體及其法律地位不同。勞動關系的另一方是用人單位,而勞動關系的當事人一定是自然人,如企業(yè)、機關法人或其他組織等。相比之下,雇用關系并未對參與個體提出任何限制,只要具備法定合法資格,個體即可平等參與。 這兩種關系的緊密程度存在明顯差別。勞動關系中,勞動者效力于用人單位,受該單位的管轄和限制,必須遵守用人單位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和相關的工作安排。相
-
企業(yè)本質探究:法律解決途徑及方法云南在線咨詢 2024-12-23根據《個人獨資企業(yè)法》規(guī)定,企業(yè)是一種從事生產、流通、服務等經濟活動,旨在滿足社會需求并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依法設立的經濟組織,其本質特點是一種盈利性組織。因此,認清企業(yè)的本質是企業(yè)管理的重要方向,即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yè)交易成本。 在企業(yè)競爭中,進貨價和人工成本通常趨于一致,不再是主要的競爭因素。而降低內部交易成本則是企業(yè)間實質性的競爭。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內部交易成本已成為企業(yè)管理的主要工作。
-
簡述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和特點是什么?江蘇在線咨詢 2022-10-171.法律關系及其構成要素由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就是法律關系。任何一個具體的法律關系都是由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和內容這三個要家構成,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就構不成法律關系。廣義上理解,作為有法律意義和法律屬性的行為是法律行為。而狹義上理解,法律行為是指民法學上的法律行為,即民事法律行為。所謂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或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民事法律行為具有以下特征:(1)是民
-
刑法上因果關系的特點有哪些青海在線咨詢 2023-01-211、客觀性:因果關系的有無,只能依據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判斷,不依人的意志而轉移。 2、順序性:原因在前,結果在后,而不可能顛倒。 3、相對性:原因可能是其他現象的結果,結果可能是其他現象的原因。 4、規(guī)律性:原因與結果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因果關系是討論引起與被引起的這種關系本身,而不是對行為與結果本身的研究。是否存在這種關系,既要考慮自然的科學法則,還要考慮經驗法則、蓋然性法則。 5、復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