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申請和受理
第二十一條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㈠有仲裁協(xié)議;
㈡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㈢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第二十二條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仲裁委員會遞交仲裁協(xié)議、仲裁申請書及副本。
第二十三條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㈠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㈡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㈢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的姓名和住所。
第二十四條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
第二十五條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在仲裁規(guī)則規(guī)定的期限內將仲裁規(guī)則和仲裁員名冊送達申請人,并將仲裁申請書副本和仲裁規(guī)則、仲裁員名冊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仲裁規(guī)則規(guī)定的期限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后,應當在仲裁規(guī)則規(guī)定的期限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二十六條當事人達成仲裁協(xié)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xié)議,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xié)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仲裁協(xié)議無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未對人民法院受理該案提出異議的,視為放棄仲裁協(xié)議,人民法院應當繼續(xù)審理。
第二十七條申請人可以放棄或者變更仲裁請求。被申請人可以承認或者反駁仲裁請求,有權提出反請求。
第二十八條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不能執(zhí)行或者難以執(zhí)行的,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提交人民法院。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師和其他代理人進行仲裁活動。委托律師和其他代理人進行仲裁活動的,應當向仲裁委員會提交授權委托書。
第二節(jié)仲裁庭的組成
第三十條仲裁庭可以由三名仲裁員或者一名仲裁員組成。由三名仲裁員組成的,設首席仲裁員。
第三十一條當事人約定由三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的,應當各自選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員,第三名仲裁員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員是首席仲裁員。
當事人約定由一名仲裁員成立仲裁庭的,應當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仲裁員。
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沒有在仲裁規(guī)則規(guī)定的限期內約定仲裁庭的組成的方式或者選定仲裁員的,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第三十三條仲裁庭組成后,仲裁委員會應當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三十四條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也有權提出回避申請:
㈠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㈢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的;
㈣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第三十五條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首次開庭前提出?;乇苁掠稍谑状伍_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開庭終結前提出。
第三十六條仲裁員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決定;仲裁委員會主任擔任仲裁員時,由仲裁委員會集體決定。
第三十七條仲裁員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職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guī)定的重新選定或者指定仲裁員。
因回避而重新選定或者指定仲裁員后,當事人可以請求已進行的仲裁程序重新進行,是否準許,由仲裁庭決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決定已進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進行。
第三十八條仲裁員有本法第三十四條第四項規(guī)定的情形,情節(jié)嚴重的,或者有本法第五十八條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仲裁委員會應當將其除名。
第三節(jié)開庭和裁決
第三十九條仲裁應當開庭進行。當事人協(xié)議不開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據仲裁申請書、答辯書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決。
第四十條仲裁不公開進行。當事人協(xié)議公開的,可以公開進行,但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
第四十一條仲裁委員會應當在仲裁規(guī)則規(guī)定的期限內將開庭日期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仲裁規(guī)則規(guī)定的期限內請求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庭決定。
第四十二條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視為撤回仲裁申請。
被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決。
第四十三條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zhí)峁┳C據。
仲裁庭認為有必要收集的證據,可以自行收集。
第四十四條仲裁庭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可以交由當事人約定的鑒定部門鑒定,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的鑒定部門鑒定。
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鑒定部門應當派鑒定人參加開庭。當事人經仲裁庭許可,可以向鑒定人提問。
第四十五條證據應當在開庭時出示,當事人可以質證。
第四十六條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能申請證據保全。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zhí)峤蛔C據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第四十七條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有權進行辯論。辯論終結時,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
第四十八條仲裁庭應當將開庭情況記入筆錄。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認為對自己陳述的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記錄該申請。
筆錄由仲裁員、記錄人員、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簽名或者蓋章。
-
仲裁法第四章第三節(jié)開庭和裁決
398人看過
-
仲裁法第六章執(zhí)行
122人看過
-
仲裁法第七章涉外仲裁的特別規(guī)定
480人看過
-
仲裁法第四章第一節(jié)申請和受理
180人看過
-
仲裁法第五章申請撤銷裁決
291人看過
-
仲裁選定仲裁員的程序
421人看過
筆錄指的是公安、司法人員在訴訟過程中,按照法律和有關規(guī)定,以文字或視聽記錄的形式記錄或反映訴訟活動和案件事實。筆錄包括: 1、詢問簡介。 2、詢問內容。 3、檢查記錄記錄。 4、相關人員依次簽... 更多>
-
經濟仲裁申請程序經濟仲裁申請程序福建在線咨詢 2023-07-261、遞交勞動仲裁申請書及相關證據; 2、申請書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員會自收到申請書之日起5日內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 3、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
-
勞動爭議仲裁辦法和勞動仲裁程序澳門在線咨詢 2021-11-27首先,申請人向仲裁庭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接受仲裁申請后,應當在5日內立案,并將仲裁申請書復印件送達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在10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出答辯。仲裁委員會應當在5日內將答辯書送達仲裁申請人。;其次,仲裁委員會自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5日內組成仲裁庭,書面通知當事人仲裁庭的組成情況;第三,裁庭應當在開庭五日前書面通知雙方開庭日期和地點。最后,按既定時間開庭,案件仲裁自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60日內結
-
仲裁程序,仲裁開庭審理的步驟是什么,仲裁香港在線咨詢 2022-04-01仲裁庭成員確定后,仲裁庭即依法成立,就可以進行審理。但仲裁是開庭審理還是根據仲裁申請書和答辯書進行書面審理的方式,完全由當事人自己決定。開庭審理采取不公開的方式進行,除非當事人協(xié)議公開審理,但涉及國家機密的除外。仲裁的開庭審理主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1)通過當事人開庭日期。開庭日期確定后仲裁委員會須按仲裁規(guī)則規(guī)定的期限通知當事人,如果有正當理由的,當事人可以在仲裁規(guī)則規(guī)定的期限內,請求延期開庭,
-
仲裁程序問題江蘇在線咨詢 2021-11-15仲裁投訴程序:1。爭議發(fā)生后一年內申請仲裁,提交仲裁申訴書2。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五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3、仲裁庭應當在開庭前五日書面通知雙方。4、開庭,明確請求、答辯、調查事實、證據質證、辯論和陳述。5、調解6。如果調解失敗,裁決。
-
仲裁程序中的仲裁條件有哪些云南在線咨詢 2022-07-23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