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拆遷法律常識】土地使用權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4-23 19:12:00 130 人看過

土地使用權,是指單位或者個人依法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有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和繼承。劃撥土地使用權在補辦出讓手續(xù)、補繳或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之后,才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農(nóng)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nóng)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農(nóng)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nóng)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農(nóng)用地使用權是指農(nóng)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的成員或者農(nóng)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yè)、林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生產(chǎn)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nóng)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nóng)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興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和鄉(xiāng)(鎮(zhèn))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yè)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農(nóng)用地使用權通過發(fā)包方與承包方訂立承包合同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通過土地使用者申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取得。

在中國,土地使用權的主體是廣泛的。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農(nóng)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yè),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都可以取得土地使用權,成為土地使用權的主體。土地使用權可以出讓、轉讓、買賣、出租、抵押。

1、土地使用權出讓是國家以土地所有人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期限內(nèi)讓與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土地使用權出讓有拍賣、招標和協(xié)議三種方式。

2、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如出售、交換、贈與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構成土地使用權流轉的一級市場,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構成土地使用權流轉的二級市場。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轉讓,目前情況比較復雜,在法律中并無系統(tǒng)的規(guī)定,各地的做法也不一致。從原則上講,農(nóng)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nóng)建設。因此,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轉讓,目前一般是指不改變農(nóng)用地性質(zhì)的承包和轉包。通過土地劃撥及建設用地程序取得的使用權是無限期的,通過土地使用權出讓取得使用權的,按照土地的用途不同,使用權的年限也不同。

3、土地使用權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作為出租人將土地使用權隨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租賃給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為。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fā)、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租。

4、土地使用權買賣是土地使用權人以獲取價款為目的將自己的土地使用權轉移給其他公民或法人,后者獲得土地使用權并支付價款的行為。

5、土地使用權交換是相鄰的集體所有制單位,為了改變土地利用的缺點、機械化作業(yè)條件和水利灌溉條件,進行局部土地界線的調(diào)整與交換部分土地。經(jīng)調(diào)整后,土地利用條件得到改善。土地使用權的交換必須在自愿基礎上產(chǎn)生,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上協(xié)商解決,因而可由交換單位提出申請,在土地管理部門指導下,經(jīng)協(xié)商提出方案,經(jīng)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后,進行劃界,申請辦理變更登記。土地使用權可以作為抵押權的標的物,以土地使用權設定抵押權時,其地上的建筑或其他工作物也隨之抵押;當?shù)厣系慕ㄖ蚱渌ぷ魑锏盅簳r,其適用范圍內(nèi)的土地使用權也隨之抵押。

6、土地使用權變更指國有土地使用權、集體土地使用權在初始登記后發(fā)生的變更,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a.國有土地劃撥、集體土地內(nèi)部劃撥;b.依法通過土地有償出讓、轉讓取得土地使用權;c.因贈與或繼承、買賣、交換、分割地上附著物引起;d.因土地交換、機構調(diào)整、企業(yè)兼并等原因引起;e.因宗地合并或分立引起;f.因處分抵押財產(chǎn)取得土地使用權;g.更改土地使用者名稱、地址等。

7、土地使用權贈與是土地使用權人將土地使用權無償?shù)剞D移給相對人,相對人予以接受的行為。

8、土地使用權繼承指公民按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合法有效的遺囑取得死者生前享有的土地使用權的行為。繼承人除繼承土地的使用權外,其地上附著物的所有權也隨之得到繼承。

9、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國家依法按照一定的程序?qū)薪ㄔO用地的使用權無償?shù)剞D移給建設用地者。土地使用者以無償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但需要支付給原土地使用者拆遷安置及各項補償費用。

10、土地使用權終止指因某種原因造成土地使用權的結束或停止,一般有四種情況:a.使用年限屆滿,未經(jīng)批準續(xù)期,土地使用權即告停止;b.情況特殊,根據(jù)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在給予合理補償?shù)那疤嵯?,依法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c.土地滅失;d.土地使用權受讓人逾期未全部支付出讓金的,出讓方依照法律和合同規(guī)定,終止其土地使用權。

聲明:該文章是網(wǎng)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1月01日 23:03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土地使用權相關文章
  • 租房拆遷補償法律常識律師咨詢
    租賃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原則租賃房屋的拆遷補償安置問題,涉及到房屋所有人和承租人的關系和利益,情況比較復雜。在對租賃房屋進行拆遷時,房屋所有權人和承租人的合法權益都應依法得到保護,既要對房屋所有人進行補償,又要考慮社會安定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雖然承租人不是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但拆遷活動也會影響他們的生產(chǎn)、生活,給其帶來損失;同時,對住宅房屋而言,承租人往往屬于經(jīng)濟實力相對較弱的群體,如果不能給予其利益以強有力的保護,有可能帶來嚴重的社會影響,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毙碌摹冻鞘蟹课莶疬w管理條例》,針對拆遷安置事實上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問題,確定了在保護房屋所有權人財產(chǎn)權的同時,兼顧房屋承租人的利益,妥善解決房屋承租人安置問題的原則,并根據(jù)上述原則,對租賃房屋的補償安置問題作出了相關規(guī)定。在此基礎上,《河北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石家莊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根據(jù)實際情況也作出了相關的規(guī)定。租
    2023-04-30
    293人看過
  • 土地儲備中心無法行使拆遷權
    [案情]:2006年8月17日,某市土地儲備中心為了實施土地收購儲備,向該市建設局申請對一居民小區(qū)進行拆遷,并提供了以下材料:(一)該市發(fā)展計劃與經(jīng)濟貿(mào)易委員會的《關于對土地儲備中心實施收購儲備土地項目的批復》;(二)該市規(guī)劃局頒發(fā)的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三)該市人民政府的建設用地批準書;(四)該土地儲備中心的拆遷計劃和方案;(五)該市建設銀行出具的該中心拆遷補償安置資金1000萬元的證明。該市建設局審核后,于2006年8月25日向該市土地儲備中心頒發(fā)了房屋拆遷許可證,張貼了拆遷公告。劉某的房屋在拆遷范圍內(nèi),其認為土地儲備中心將拆遷項目用于土地儲備的行為違法,遂以該市建設局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該市建設局頒發(fā)給該市土地儲備中心的房屋拆遷許可證。法院依法追加該市土地儲備中心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分歧]: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土地儲備中心能否成為拆遷人有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土地儲備
    2023-07-02
    320人看過
  • 征地拆遷的常識是什么
    有最終決定權的征地審批機構是國務院或者省政府,在征地實踐中,因為征地公告是由縣人民政府蓋章發(fā)布的,所以很多征地人錯誤地認為,征地是否由縣政府來做是完全錯誤的。征收土地必須經(jīng)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否則屬于違法行為,被征收人有權拒絕。第二,土地征收的原因——公共利益。作為農(nóng)業(yè)大國和發(fā)展中國家,土地不僅是農(nóng)民就業(yè)的一種方式,也是農(nóng)民基本生存的保障。因此,一旦農(nóng)民集體土地被征用,依靠這片土地的農(nóng)民不僅會失去工作,也會失去最基本的社會保障,因此必須謹慎。因此,國家的征收權不能隨便使用,必須對其進行詛咒,防止濫用。國家征收權的禍根是公共利益,即除非國家征收權不能為了公共利益而行使。關于公共利益的范圍如何界定,學術界和實務界都沒有定論。正是由于公共利益定義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使得國家征收權在實踐中被濫用。三是征地批準文件的復議——省政府、國務院的征地批準文件由國務院、省人民政府批準,縣級人民政府作
    2023-05-08
    238人看過
  • 拆遷有關常識
    拆遷裁決
    拆遷有關常識拆遷有關常識拆遷是一項政策性、社會性、群眾性很強的工作,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拆遷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宣傳拆遷政策,認真研究拆遷當事人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讓人民群眾理解拆遷、配合拆遷,減少拆遷矛盾是拆遷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加強拆遷管理,實施“陽光拆遷”工程,是市、區(qū)政府對拆遷管理工作的要求。從貫徹“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要求出發(fā),積極推進“陽光拆遷”工程,規(guī)范拆遷行為,進一步提高城市房屋拆遷規(guī)范化管理水平,堅持依法行政,切實維護拆遷當事人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促進我區(qū)房屋拆遷行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拆遷怎樣進行?拆遷法規(guī)的內(nèi)容?被拆遷人怎樣依法獲得補償?這些問題正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為使拆遷當事人全方位感受“陽光拆遷”,解讀拆遷政策,知曉拆遷流程,維護自己合法權益,便民手冊為您在拆遷中提供有益的幫助。政策視窗1、《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05號2、《北京市城市房
    2023-04-22
    224人看過
  • 法律上折遷安置土地有土地使用證嗎
    國有土地上的任何房產(chǎn)都是可以辦理土地使用證的,但是要區(qū)分土地取得形式是‘出讓’還是‘劃撥’。如果安置前你的房產(chǎn)是‘私有’房屋,那為你辦理的土地證就應該是‘出讓’。否則在以‘劃撥’形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上的建筑物,大的土地證一定是有的,但是可以不辦理分戶土地證;也可以辦理‘劃撥’土地證。而不辦理土地證的房屋,視為‘劃撥’的國有土地。1、劃撥是指經(jīng)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jīng)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2、而劃拔土地在國家征用時,沒有土地補償費用。出讓土地上的房屋轉讓時,土地證直接更名即可,只需交納0.5元/平方米的手續(xù)費,無需交納土地出讓金。3、另外劃撥土地證的房屋在二次交易的時候,如果做個人抵押按揭時需要擔保,但出讓的土地證就不需要。證件辦理一、收費程序由國土窗口開《收費通知單》→城建收費中心開現(xiàn)金解款
    2023-06-03
    327人看過
  • 拆遷安置宅基地土地使用權設定登記
    受理單位:國土資源局項目類型:拆遷安置宅基地土地使用權設定登記承諾時限:10個工作日辦結設定依據(jù):[1990]國土(籍)字第93號收費標準:1、調(diào)查費:城鎮(zhèn)居民個人每宗100平方米以內(nèi)的用地為13元,每超過50平方米加收5元最高不超過30元;農(nóng)村居民個人每宗200平方米以下的用地為5元,超過平方米為10元;2、工本費(精裝本):每本20元;3、工本費(簡裝本):每本10元;4、個人土地發(fā)證公告每宗50元。辦理流程:1、土地登記申請2、地籍調(diào)查3、權屬審核4、頒發(fā)土地證書準備材料:一、土地使用權登記申請表一份;二、身份證復印件一份;三、土地權屬證明材料:1、政府組織拆遷后,提交拆遷安置書選擇地單位公證書各一份;2、其它單位安置的,交單位用地批文、呈報表、平面圖、規(guī)劃許可證;3、附圖、私人建房呈報表;四、標準宗地圖一份。
    2023-06-10
    345人看過
  • 德國土地使用權和中國土地使用權之比較——中國城市拆遷過程
    2003年以來,中國因征用土地、拆遷房屋而出現(xiàn)了一系列被涉及者自殺、自焚、示威等事件。特別是于2003年8月發(fā)生的南京市被拆遷戶翁彪自焚身亡的悲劇,令人震驚。相關事件的矛盾焦點之一是征地拆遷者和被征地拆遷戶之間對補償費數(shù)額有極大爭議。究竟土地房屋的價格和拆遷賠償費怎樣計算才比較合理?中國的政府部門和企業(yè)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的計價賠償方法有何不妥之處?西方國家在這方面通常又是怎么做的?本文從德國土地使用權和中國土地使用權的比較入手,比較分析兩國土地使用權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然后用實例來解釋中國和德國在計算拆遷賠償費方面的差別是什么。一、德國的土地使用權德國《民法大典》第94條規(guī)定,土地上的房屋建筑是土地的組成部分,房屋建筑從屬于土地,為土地所有權的擁有者所有。德國所有的土地(包括已建土地和非建土地,如農(nóng)田、林地、綠地等)都實行土地登記,即地籍登記。地籍登記簿中的土地所有者是唯一受法律承認和保護
    2022-05-02
    116人看過
  • 土地使用證是確認土地使用權的法律依據(jù)嗎?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家依法實行土地登記發(fā)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梢?,土地使用證在中國是確認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中國的土地分為農(nóng)民集體所有土地和國家所有土地,所以土地使用證也包括農(nóng)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土地登記內(nèi)容和土地權屬證書式樣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tǒng)一規(guī)定。證內(nèi)各項數(shù)據(jù)和編號,如單位名稱、四至、土地數(shù)量、位置、土地變更等,必須與土地登記表相一致。土地使用證附圖可根據(jù)土地利用現(xiàn)狀底圖或地籍圖透繪獲得。隨著面積和界線的變更,附圖也應作相應改動。國有土地使用證由國家土地管理局統(tǒng)一監(jiān)制,市、縣人民政府頒發(fā),土地管理機關填寫,發(fā)給依法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并由其保存。土地使用證分戶是合理的嗎?土地使用證分戶是合理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可以在達成土地分配協(xié)議后進行分戶:國有土地使用證是可以進行分戶
    2023-08-15
    107人看過
  • 關于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法律常識
    1。對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擅自拆遷的處罰:A:違反《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擅自實施拆遷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并按被拆遷房屋建筑面積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2。違法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處罰:A:拆遷人違反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規(guī)定,騙取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并處1%以上3%以下的罰款安置基金的一部分。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情況:拆遷人違反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并處安置補償金3%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一)不按照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進行房屋拆遷的;(2)房屋拆遷由不具備拆遷資格的單位進行的;(三)擅自延長拆遷期限的。4。委托無拆遷資質(zhì)單位進行拆遷的處罰:A:拆遷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并處補償安置款3%以下的罰款。情
    2023-05-02
    400人看過
  • 房屋拆遷你需要了解的法律常識
    1、在拆遷過程中發(fā)生的糾紛可以采取哪些途徑解決?對于拆遷過程中發(fā)生的糾紛,當事人應當根據(jù)法律及其他相關規(guī)定,采取合法的方式加以解決。具體如下:(1)對于政府的城市建設規(guī)劃,通過參加聽證、信訪等途徑發(fā)表意見、反映呼聲。(2)對于行政機關作出的拆遷許可,可以申請聽證、提起復議或訴訟。(3)對于行政機關對拆遷補償安置事項作出的裁決,可以申請復議或訴訟。(4)對于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之間因履行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而發(fā)生的糾紛,可以通過民事訴訟或仲裁的方式解決。2、拆遷人可以自行實施強制拆遷嗎?不可以。拆遷人不得自行實施強制拆遷行為。對于未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而經(jīng)行政機關裁決的,行政機關有權根據(jù)裁決實施強制拆遷或申請法院強制拆遷。對于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而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拒不搬遷的,拆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并依法申請法院先予執(zhí)行,或待法院判決生效后,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3、征地補償安置方
    2023-02-23
    178人看過
  • 國有土地使用權拆遷后的處理措施
    國有土地使用權拆遷后即歸拆遷單位所有,原國有土地使用權人或單位不再享有國有土地使用權。另外,有權利就應有救濟,有損失就應有補償,這是一條最基本的法律原則,既然法律賦予被拆遷人享有土地使用權,就應該對該權利的行使提供保障和救濟,土地使用權受到侵害,應給予補償。國有土地使用權可抵押范圍1、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連同地上建筑物一并抵押,也可以在無地上建筑物的情況下單獨抵押2、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時,其占用范圍內(nèi)的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3、以鄉(xiāng)(鎮(zhèn))村企業(yè)的廠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圍的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該土地使用權不得脫離廠房等建筑物單獨抵押
    2023-07-02
    451人看過
  • 房屋拆遷法律常識,城市房屋拆遷的基本特征
    房屋拆遷,是指取得拆遷許可的單位根據(jù)城市建設規(guī)劃要求和政府所批準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設用地范圍內(nèi)的房屋和附屬物,將該范圍內(nèi)的單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對其所受損失予以補償?shù)姆尚袨?。房屋拆遷作為一種民事活動,所涉及的民事法律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拆遷補償與拆遷安置兩個方面。城市房屋拆遷是指在城市規(guī)劃區(qū)內(nèi)國有土地上,因城市建設的需要,由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依法對現(xiàn)存建設用地范圍內(nèi)的房屋進行拆除,并對房屋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進行遷移安置和適當補償?shù)男袨椋话愫喎Q房屋拆遷。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根據(jù)《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二條的規(guī)定:在城市規(guī)劃區(qū)內(nèi)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并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條例。城市房屋拆遷的基本特征如下:1、城市房屋拆遷所拆遷的房屋必須位于城市。作為拆遷對象的房屋必須位于城市,只有位于城市的房屋,才有可能依據(jù)《城市房屋拆
    2023-06-15
    351人看過
  • 未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有法律效力嗎
    出售、交換和贈與等。出讓是需要向國家支付出讓金的,而劃撥一般是不需要支付使用費的,只有一些安置等其他費用,對于轉讓,其中也還有一些不同的形式。如果要涉及相關事項的負責人,應及時了解其中的具體方式和細節(jié),防止出錯。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條件包括哪些?(一)以劃撥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權的:1、符合城市規(guī)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符合近期建設與土地利用規(guī)劃年度實施計劃;2、符合以劃撥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權相關政策,屬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yè)用地,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法律行政法規(guī)及《劃撥用地目錄》規(guī)定的其他用地等;3、取得規(guī)劃選址和土地審查意見;4、取得《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5、經(jīng)計劃部門批準立項;6、通過環(huán)境影響評價及環(huán)保部門的審查。(二)以協(xié)議出讓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權的:1、符合城市規(guī)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符合近期建設與土地利用規(guī)劃年度實施計劃;2、符合以協(xié)議
    2023-08-04
    266人看過
  • 有關拆遷法規(guī)常識介紹
    有關拆遷法規(guī)常識介紹有關拆遷法規(guī)常識介紹房屋作為不動產(chǎn),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資料。城市房屋拆遷,是城市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既與城市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又涉及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屬于各方面都非常關心的問題。雖然拆遷當事人之間是一種民事關系,但拆遷活動事關重大,已經(jīng)超出了一般民事活動的范疇,而涉及到社會穩(wěn)定,城市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的重大切身利益。因此,國家對拆遷活動予以有效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有鑒于此,早在1991年,國務院就頒發(fā)了《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有效期至2001年10月31日。自2001年11月1日起,我國實行國務院新頒發(fā)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稱之為國務院第305號令。拆遷當事人:是指拆遷活動的參與者,包括拆遷人、被拆遷人和被拆遷房屋的承租人。具體而言,拆遷非出租房屋,拆遷當事人是指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拆遷出租房屋的拆遷當事人是指拆遷人、被拆遷人和被拆遷房屋的承租人
    2023-04-22
    205人看過
換一批
#土地管理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土地使用權是國有土地使用權中的一種,是國家向土地使用者發(fā)放的,用于開發(fā)、經(jīng)營、使用土地的一種特有權利。 這種權利可以是由土地使用者自行使用土地,也可以是將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給他人,甚至是進行抵押貸款。 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土地使用者可以對... 更多>

    #土地使用權
    相關咨詢
    • 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常識,土地使用權轉讓有哪些注意事項
      上海在線咨詢 2022-05-06
      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定義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送。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fā),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轉讓,應當依照規(guī)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
    • 房屋拆遷土地使用權有何具體法律
      山東在線咨詢 2023-12-18
      房屋拆遷土地使用面積可以通過專業(yè)的估價生成有據(jù)可循的補償金額對被征收房屋進行補償,可以異地或原地再建的房屋和被拆除房屋進行產(chǎn)權交換,或者二者結合補償。
    • 土地常識: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哪幾種出讓形式
      福建在線咨詢 2023-01-16
      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有四種形式: 1、協(xié)議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2、招標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3、拍賣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4、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 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出租有哪些常識
      西藏在線咨詢 2023-10-19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出租用于商業(yè)、旅游、娛樂等經(jīng)營性項目的,應當參照國有土地使用權公開交易的程序和辦法,通過土地交易市場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進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出租,應當簽訂書面合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出租的最高年限,不得超過同類用途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
    • 租入土地使用權與正常土地使用權一樣嗎
      臺灣在線咨詢 2022-07-31
      出讓取得土地使用權出租的條件: 1、出租人必須是通過出讓依法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受讓人,持有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才能對土地具有處分權,合法地轉移其土地使用權。 2、土地使用權出租時,出租人具有土地使用權證的同時,要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證,即土地使用權人和房屋所有權人必須是一致的。 3、土地使用權出租時,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原土地使用權人必須按照出讓合同的約定支付出讓金,并依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