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補償標準因地區(qū)而異,根據不同通知規(guī)定,補償方式包括年度補償、置換安置房、以地養(yǎng)老、入股分紅和一次性貨幣補償等。具體補償標準需咨詢當?shù)叵嚓P部門。
關于農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補償,不同地區(qū)的標準存在差異,具體如下:
1.按照年度進行補償。指的是相關部門根據當?shù)仄骄杖氚凑漳攴葸M行補償,每年補償金額基本在9000-11000元之間。
2、置換安置房。如浙江湖州南潯農村自愿退出宅基地通知中,規(guī)定自愿退出的農民可以置換城區(qū)住房、商品房等。
3、以地養(yǎng)老。如寧夏平羅縣農村自愿退出宅基地通知中,對于農村無人養(yǎng)老的老人自愿退出宅基地,可以用補償金置換養(yǎng)老服務,也就是“以地養(yǎng)老”。
4、入股分紅。如一些省份有的古村鎮(zhèn),會利用盤活退出的宅基地用于鄉(xiāng)村旅游,而退出宅基地農民則以土地騰退入股,按年領取分紅。
5、一次性貨幣補償。各地經濟狀況不同,補償標準有所差異,如陜西西安一般自愿有償退出標準在23萬左右;重慶墊江退出標準為12萬/畝;江蘇金湖縣退出標準為19萬/畝;四川成都邛崍退出標準為30萬/畝;天津薊州區(qū)退出標準為30萬/畝,對地面附著物不再賠償。具體的補償標準,需要咨詢各地相關部門。
自愿退出農村宅基地可以獲得哪些補償?
自愿退出農村宅基地可以獲得土地補償費、房屋補償費以及安置補助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相關規(guī)定,宅基地是農民集體所有,用于村民住宅的土地。當村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時,其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償。
首先,土地補償費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法定程序將集體土地依法征用為國有土地時,對于被征用土地的農民所給予的補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征用土地的,應當給予被征用土地的農民土地補償費。
其次,房屋補償費是指農村村民在自愿退出宅基地時,其房屋按照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所得到的補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村民退出宅基地的,其房屋應當依法予以補償。
最后,安置補助費是指對于因退出宅基地而需要進行安置的農民,按照其原籍人口每人每年給予的生活補助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因土地被征用或者使用而需要進行安置的農民,應當按照其原籍人口每人每年給予安置補助費。
綜上所述,自愿退出農村宅基地的農民可以獲得土地補償費、房屋補償費以及安置補助費。然而,具體補償標準應當根據當?shù)胤煞ㄒ?guī)和實際情況來確定。
自愿退出農村宅基地的農民可以獲得土地補償費、房屋補償費以及安置補助費。具體補償標準應當根據當?shù)胤煞ㄒ?guī)和實際情況來確定。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yè)農村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第三條嚴格落實“一戶一宅”規(guī)定
宅基地是農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的集體建設用地,包括住房、附屬用房和庭院等用地。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本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的標準。農村村民應嚴格按照批準面積和建房標準建設住宅,禁止未批先建、超面積占用宅基地。經批準易地建造住宅的,應嚴格按照“建新拆舊”要求,將原宅基地交還村集體。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對歷史形成的宅基地面積超標和“一戶多宅”等問題,要按照有關政策規(guī)定分類進行認定和處置。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qū),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xiàn)戶有所居。
第四條鼓勵節(jié)約集約利用宅基地嚴格落實土地用途管制,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xiāng)(鎮(zhèn))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村莊規(guī)劃。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嚴格控制新增宅基地占用農用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涉及占用農用地的,應當依法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xù)。城鎮(zhèn)建設用地規(guī)模范圍外的村莊,要通過優(yōu)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村莊整治、廢舊宅基地騰退等多種方式,增加宅基地空間,滿足符合宅基地分配條件農戶的建房需求。城鎮(zhèn)建設用地規(guī)模范圍內,可以通過建設農民公寓、農民住宅小區(qū)等方式,滿足農民居住需要。
-
農村孩子成年后如何獲得宅基地證
444人看過
-
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會獲得什么補償金
490人看過
-
離婚后能獲得農村宅基地嗎?
444人看過
-
征收農村宅基地農民應該獲得哪些補償
60人看過
-
農村宅基地征收后可以獲得怎樣的補償方式
420人看過
-
如何在農村建造房屋并獲得宅基地?
396人看過
農村宅基地是農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的集體建設用地,包括住房、附屬用房和庭院等用地,只要使用土地符合規(guī)劃就是合法的。 農村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宅基地的轉讓必須符合法律... 更多>
-
農村居民如何獲得宅基地賠償?西藏在線咨詢 2025-01-291、國務院制定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的具體辦法。根據國務院制定的規(guī)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可以制定相應的補償安置標準。 2、征收土地時,應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3、征地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被征地農民的安置補助與社會保障費用、農民村民住宅
-
農村經濟組織如何獲得宅基地安徽在線咨詢 2022-05-09按照集體土地宅基地管理的原則,農村經濟組織成員一般只有一處宅基地?!斗课莸怯涋k法》第八十二條依法利用宅基地建造的村民住房和依法利用其他集體所有建設用地建造的房屋,可以依照本辦法的規(guī)定申請房屋登記。第八十三條因合法建造房屋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登記申請書;(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三)宅基地使用權證明或者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四)申請登記房屋符合規(guī)劃的證明;(五)
-
平頂山農村宅基地如何獲得補償?shù)脑敿氁?guī)定北京在線咨詢 2022-08-03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 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有兩種補償,一是宅基地補償,二是房屋補償。由于宅基地的產權屬于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會直接給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產權屬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 村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沒有其他宅基地,那么村集體要給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讓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
外村人如何獲得宅基地安徽在線咨詢 2023-10-29不可以買。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yè)建設。”農村村民一戶只能申請一處宅基地,農民宅基地使用權由于是村民基于其身份而無償取得的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一定程度上,宅基地具有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的功能。所以,農村房屋宅基地可以在本村村民之間互相買賣流轉,賣給非本村人的屬于無效的買賣。
-
宅基地拆遷補償?shù)帽绒r村宅基地低嗎福建在線咨詢 2023-06-11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zhí)行。 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shù)募m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