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開發(fā)商起訴欺詐如何應對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4-08-01 21:57:01
149 人看過
在購房過程中若遭遇欺詐事件,我們可以訴求確定購房協(xié)議為無效合約。一旦發(fā)生一方通過欺瞞、誤導等方式所施加的經濟壓力,促使另一方簽署購房合同,從而侵犯了另一方的合法權益時,另一方就享有權力尋求我國司法機關或仲裁機構的介入以撤銷這個引發(fā)爭議的民事行為,提出退貨訴求并爭取賠償損失的補償。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互聯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擴展閱讀
-
針對開發(fā)商欺詐的對策與應對
65人看過
-
保障消費者權益:如何應對開發(fā)商欺詐
100人看過
-
業(yè)主起訴開發(fā)商開發(fā)商如何應訴
154人看過
-
開發(fā)商如何構成欺詐
320人看過
-
房子被開發(fā)商抵押可以起訴欺詐么
360人看過
-
如何證明開發(fā)商有欺詐
321人看過
律師服務
熱門律師推薦
#法律綜合知識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法律綜合知識
詞條
#法律綜合知識
最新文章
#法律綜合知識
相關咨詢
-
開發(fā)商如何被認定為欺詐行為澳門在線咨詢 2024-11-19開發(fā)商可能的欺詐行為包括:故意不告訴買家其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已經取得、故意不告訴買家所售房屋已經抵押或出賣給第三人、在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后,賣方未告知買家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等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如果賣方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無法實現,買方無法取得房屋,買方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 -
投訴開發(fā)商價格欺詐如何處理廣東在線咨詢 2023-06-07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
怎樣判斷開發(fā)商的欺詐行為,開發(fā)商的欺詐行為如何判斷寧夏在線咨詢 2022-10-10第一,“欺詐”本身是一個主觀的概念,難以形成客觀的標準。第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買受人可以退房的情形包括:(一)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二)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四)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五)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 -
如何應對商家欺詐行為及應對,如何應對商家欺詐行為的再次侵權行為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4-15在與商家發(fā)生糾紛后,消費者應注意收集與商家溝通協(xié)商過程中出現的書面材料等各類證據,以便協(xié)商不成時向工商部門投訴,必要時還可以采取提起訴訟的法律手段以維護自身權益。 首先,消費者應當辯識何謂商家“欺詐行為”。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臺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第三條規(guī)定: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 -
開發(fā)商欺詐購房人如何維權澳門在線咨詢 2024-12-09如果您遭受了財物損失,請立即向當地執(zhí)法機構報案。這將有助于警方立即展開調查,并鎖定可能的犯罪嫌疑人。一旦警方成功破案并追回涉案財物,失主將有可能順利拿回自己的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詐騙行為涉及金額超過人民幣叁仟元整,則已涉嫌構成刑事犯罪。警方將依法啟動立案調查程序。然而,由于各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存在差異,因此具體標準可參照各城市實際情況作出相應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條明確規(guī)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