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爭議處理理論與實務研究(3)--人事爭議仲裁的管轄
指定管轄,一般是指上級機構按照某種規(guī)則指定某一下級機構對案件的管轄。民事訴訟中的指定管轄屬于裁定管轄的范疇,即上級法院是采用民事裁定的方式來實現(xiàn)指定管轄的。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之間沒有上級與下級的劃分,自然也就不存在能作出指定行為的主體,因此人事爭議仲裁之管轄中不應當存在指定管轄。
5、依法盡責行使管轄權。
人事爭議仲裁管轄權的行使,必須依據(jù)法律法規(guī)、地方法規(guī)或規(guī)范性文件行使。依法行使管轄權包括依法與符合人事爭議仲裁規(guī)則以及仲裁委、仲裁庭和仲裁員職責的前提下行使。依法行使管轄權還包括著在管轄權范圍內(nèi),正確行使管轄權限,不減少也不擴張管轄范圍;符合管轄范圍的不推諉、不扯皮、不得拖延;不符合管轄范圍的不隱瞞,誠懇地向申請人解釋清楚,有效地切實做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各方面工作,減少當事人的申請之累。設在級別高人事主管部門內(nèi)的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不得提審或者以“重大影響的人事爭議”、“省內(nèi)跨市(州)的人事爭議”、“其他應該由?。ɑ蚴校┤耸聽幾h仲裁委員會受理的人事爭議”為由對案件行使管轄權。
參考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性文件及文獻
[1]張衛(wèi)平主編:《民事訴訟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頁
[2]《福建省事業(yè)單位人事爭議處理規(guī)定》2006年1月1日施行
[3]《福建省事業(yè)單位人事爭議處理規(guī)定》第九條第二款
[4]《江蘇省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辦法》2006年2月1日施行
[5]《甘肅省人事爭議仲裁暫行辦法》2006年1月1日施行
[6]《四川省人事爭議處理辦法》2001年5月14日施行
人事爭議仲裁的時效
人事爭議仲裁時效包括人事爭議仲裁時效的起算、人事爭議仲裁時效的中止、人事爭議仲裁時效的中止。人事爭議仲裁設立時效制度的意義在于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申訴權,以便及時解決當事人雙方的矛盾,恢復正常的人事關系,與此同時也利于提高仲裁機構的工作效率。
人事爭議仲裁時效的起算
時效的起算是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規(guī)定》第十二條規(guī)定:申請人應當在爭議發(fā)生之日起60日內(nèi),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并按被申請人數(shù)遞交副本。
這里的人事爭議發(fā)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通常情況下,權利人在侵權行為發(fā)生之時便得知或應當知道其權利遭受侵害的事實。在某些情況下,權利人在侵權行為實施之后必須經(jīng)過一段時間才知道其權利遭受到侵害,權利人也只能這時才能夠行使請求權,所以,時效應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
人事爭議仲裁時效的中止
人事爭議仲裁時效的中止是指:在時效期間,因發(fā)生法定事由導致當事人無法行使請求權,時效期間暫時停止計算,自法定事由消除之日起,時效繼續(xù)計算。這里的法定事由主要是不可抗力和其他不是由當事人主觀意志決定的,使當事人無法行使請求權利兩類情形。參照民事訴訟以及勞動仲裁的相關制度,人事爭議仲裁時效中止的主要情形是當事人的行為能力以及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狀態(tài)變化,比如,作為公民的當事人喪失行為能力且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以及其他喪失行為能力的情形;作為單位的一方合并、分設暫時不能確定權利義務關系人。
人事爭議仲裁時效的中止中斷與中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是待中斷事由消除以后,時效重新計算。時效中斷主要有兩種情形:
(1)人事爭議發(fā)生后,當事人向爭議機構申請?zhí)幚恚虼?,時效自當事人向爭議處理機構申請?zhí)幚碇掌鹬袛?,這里的爭議處理機構不僅僅是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還包括人事爭議的協(xié)商和調(diào)解機構。
(2)作為權利人的一方當事人向義務人或者義務人的代理人及其上級管理機關主張權利,這時,時效同樣中斷。之所以設定這兩類情形,是因為在這兩種情形下當事人是積極行使自己的請求權,是對時效進行狀態(tài)的否定。
人事爭議仲裁時效的延長
時效屆滿后,當事人喪失的是向仲裁機構請求保護其人事權利的請求權利,該請求權所指向的權利由此不受法律的保護。義務人自愿履行義務的,權利人有權接受,義務人事后不得要求返還。人事爭議仲裁時效的延長是仲裁機構對已經(jīng)屆滿的時效延長期限,對權利當事人的權利給與保護。人事爭議時效的延長,實際上是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的需要而賦予仲裁機構一項裁量權,它的根本目的是保護特殊情況下的當事人的權利,同時也是基于消除特定情況下的糾紛,避免矛盾激化影響正常的秩序。
在仲裁時效制度的約束下,權利人將積極的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以明確爭議各方的法律關系,促使人事爭議的及時解決。這樣既有利于單位和個人雙方權利的維護,也有利于增加人才流動的效率,達到合理配置資源的目的。
-
有關人事爭議仲裁的管轄
481人看過
-
人事爭議仲裁處理原則與案件管轄是如何規(guī)定的
254人看過
-
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哪些人事爭議?
176人看過
-
人事爭議調(diào)解制度法理研究
104人看過
-
人事爭議仲裁的當事人有權辨論嗎
468人看過
-
勞動仲裁管轄爭議怎么處理?
330人看過
人事爭議仲裁是指專門性的人事仲裁機構居中對人事爭議進行調(diào)解或裁決的行為,是行政權力與司法權力相結合而采用的一種解決人事爭議糾紛的方式。 勞動人事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 更多>
-
人事爭議仲裁處理原則與案件管轄是如何規(guī)定的甘肅在線咨詢 2023-08-03人事爭議仲裁的原則是: 1.當事人在仲裁中的地位一律平等,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2.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政策為準繩; 3.及時、公平、合理的原則; 4.仲裁機構獨立辦案原則。 人事爭議仲裁的案件管轄范圍如下: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
-
勞動爭議仲裁和人事爭議仲裁有區(qū)別嗎,勞動爭議仲裁和人事爭議仲裁海南在線咨詢 2022-05-04一,勞動爭議仲裁和人事爭議仲裁有區(qū)別,但是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和人事爭議仲裁是一回是,都是指勞動關系里的人事爭議仲裁。 二,勞動爭議仲裁和人事爭議仲裁的區(qū)別: 1,受理案件范圍不同: (1)根據(jù)我國《公務員法》和1997年8月8日人事部發(fā)布的《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規(guī)定》,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受案范圍包括:國家行政機關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錄用、調(diào)動、履行聘任合同發(fā)生的爭議,事業(yè)單位與工作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以及
-
有管轄權的人事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3-01-191、勞動人事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2、用人單位有證據(jù)證明《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guī)確有錯誤
-
2023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管轄法院四川在線咨詢 2023-07-22依據(jù)《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21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qū)域內(nèi)發(fā)生的勞動爭議。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此條規(guī)定了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管轄法院優(yōu)先原則。
-
北京市人事爭議與勞動爭議仲裁辦法廣東在線咨詢 2022-03-05■人事爭議與勞動爭議的受案范圍不同北京市人事爭議仲裁辦法與機構適用于本市事業(yè)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因人事關系的建立、變更、解除等發(fā)生的爭議,以及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guī)定應當仲裁的其他人事爭議。具體包括:受聘人員與聘用單位對公開招聘、聘用程序、定期或者聘期考核、解聘辭聘、未聘人員安置等問題發(fā)生的人事爭議;國家機關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錄用、調(diào)動發(fā)生的人事爭議;事業(yè)單位與工作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發(fā)生的爭議;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