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勞動合同終止補償金個人所得稅是不需要繳納嗎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3-17 10:51:51 286 人看過

勞動合同終止補償金個人所得稅是不需要繳納,根據《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文件規(guī)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退職費、安置費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yè)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yè)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guī)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費、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企業(yè)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guī)定宣告破產,企業(yè)職工從該破產企業(yè)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4、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一、用人單位給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的情況是怎么樣的?

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互聯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0月23日 13:51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勞動合同終止相關文章
  • 是否需要繳納稅款:勞動補償金
    勞動者可以拿超過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這超過的部分就有可能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上,這部分是需要交稅的。依據法律規(guī)定,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依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yōu)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第五條第(一)項規(guī)定,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勞動補償金要交稅嗎?勞動補償金稅費怎么算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中規(guī)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
    2023-07-06
    315人看過
  • 解除勞動關系取得補償金要不要繳納個稅呢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規(guī)定:“一、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9]178號)的有關法規(guī),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二、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法規(guī)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費、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本通知自2001年10月1日起執(zhí)行。以前法規(guī)與本通知法規(guī)不符的,一律按本通知法規(guī)執(zhí)行。對于此前已發(fā)生而尚未進行稅務處理的一次性補償收入也按本通知法規(guī)執(zhí)行?!备鶕秶?/div>
    2023-05-05
    306人看過
  • 合同違約金是否需要繳納所得稅?
    合同違約金不一定要交所得稅的,因為不同的合同涉及的流轉稅不同,商品銷售合同涉及的是增值稅,而勞務提供的合同涉及的是營業(yè)稅。因此違約方不同,納稅義務也不同。首先,如果在商品銷售業(yè)務中,銷售方違約支付給購貨方的違約金,由于購買方不存在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的情形,也就不存在繳納增值稅的納稅義務,故購貨方收取的違約金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但對于商業(yè)企業(yè)向銷售方收取的各類費用中,如果有以違約金的名義收取,并且計算違約金的依據與商品的銷售量、銷售額掛鉤的,就屬于平銷返利行為,商業(yè)企業(yè)應沖減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額。若違約金額計算的依據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無關,則不需要繳納增值稅。由于不涉及增值稅,因此不能開具增值稅發(fā)票,則銷售方必須取得購貨方的合法憑據,借此證明和判斷賠償行為的真實存在和進行會計及稅務處理,具體的憑據應包括:法院判決書或調解書、仲裁機構的裁定書、雙方簽訂的提供應稅貨物或應稅勞務的協議、雙方簽訂的賠
    2023-07-11
    208人看過
  • 勞動報酬所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勞務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采取的是按次計稅的方式,在計稅前應先減除一定的費用,減除的數目根據所得額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則減除費用為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可以減除20%的費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共同取得同一勞務報酬所得,應當對每個人取得的收入分別按稅法規(guī)定減除費用計稅。勞務報酬所得。屬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于同一項目連續(xù)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前者如代客設計家庭住宅圖紙,按照客戶的設計要求完成設計后,根據協議取得一筆收入。后者如某評書演員應約在電視節(jié)目中演播長篇評書,每日安排一次演播,每次20分鐘,連續(xù)演播三個月,在此情形下,應以其一個月內演播評書獲得的勞務報酬所得為一次。合伙企業(yè)的投資者按照合伙企業(yè)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伙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每一個投資者應納稅所得額(沒有約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應納稅所得額和合伙人數平
    2023-03-14
    231人看過
  • 勞動合同終止有補償嗎,終止勞動合同是否有補償
    一、勞動合同終止有補償嗎終止勞動合同補償問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問題,一種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問題。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有如下種情形: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2、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3、用人單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4、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5、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6、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7、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致使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8、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違反法律
    2024-01-14
    116人看過
  • 不繳納個人所得稅會怎么樣,不繳納個人所得稅違法嗎
    不繳納個人所得稅會受到稅務機關的處罰,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和滯納金,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不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違法行為,納稅人的納稅義務是每個公民都應當盡到的責任。一、不繳納個人所得稅會怎么樣如果沒有在納稅申報期內辦理個人所得稅繳納申報,稅務機關發(fā)現后,一般是征管部門通知個人申報?;樵跈z查單位扣繳情況時,發(fā)現不申報繳納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jié)輕微,未構成犯罪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二、不繳納個人所得稅違法嗎不繳納個人所得稅違法。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首先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因此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罰款,這種處罰是行政處罰。其次如果個人不如實申報,造成稅款流失,構成犯罪的需要移送司法機關被定罪量刑。《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2022-07-04
    483人看過
  • 代通知金個人所得稅是否需要繳納?
    一、代通知金個人所得稅是否需要繳納?代通知金個人所得稅是不需要繳納,首先確定代通知的性質,是工資還是經濟補償的范疇。然后,根據不同的性質確定個稅的繳納方法。本人覺得代通知金應該是經濟補償的的范疇。因為它是替代一個月的提前通知而支付的,不具有提供勞動給付報酬的工資的特點,更具補償的性質。法律規(guī)定代通知金含補貼,“代通金”的支付標準,應當以上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但只以單身的工資為準,可能過高或過低,既有可能對用人單位不利,也不可能對勞動者不利,從整體上看不利于促進和形成和諧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所以,結合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上個月的工資標準,應當是勞動者的正常工資標準。如其上月工資不能反映正常工資水平的,可按解除勞動合同之前勞動者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確認?!币虼恕按ㄖ稹边m用的是“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包括工資,津帖,補貼和固定的獎金。二、如何區(qū)分代通知金和經濟補償金?1、兩者適用條件不同
    2023-04-13
    185人看過
  • 企業(yè)所得稅繳納后是否還需要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呢?
    1、如果個人收入超過了5000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2、企業(yè)所得稅:是以企業(yè)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為征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稅。征收方式:查帳征收,定率征收,定額征收3、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征收范圍: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應稅所得。(包括工資薪金,個體戶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4、兩者主要區(qū)別是征稅的對象完全不同,區(qū)別在于企業(yè)所得稅是調節(jié)企業(yè)之間的稅收負擔,而個人所得稅是調節(jié)個人的稅收負擔的。兩者的征稅對象、目的、稅種的設計是完全不同的,自然費用扣除標準也不會相同。企業(yè)變更法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變更法人是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的。因為法人是公司,應當依法繳納企業(yè)所得稅,而非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繳納范圍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許權使用費所得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
    2023-07-05
    429人看過
  • 休完產假能拿年終獎金嗎,年終獎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一、休完產假能拿年終獎金嗎休完產假是可以拿年終獎金的。休產假不會影響年終獎,否則用人單位屬于克扣工資,勞動者可以到勞動監(jiān)察大隊投訴;年終獎屬于獎金,是工資總額的一部分,產假是女性職工的帶薪假,產假期間相當于已提供正常勞動,用人單位未按約定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的,就是克扣工資;不給或者少給年終獎,第一個是行政處罰,罰款額度為3萬到5萬元;第二個是民事賠償,單位如果少給的,必須補足年終獎金,同時用人單位還要向員工支付拖欠工資總額25%的經濟補償金。二、年終獎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年終獎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下列收入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1.工資收入,薪金所得;2.勞務報酬所得;3.報酬收入;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5.經營收入;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7.財產租賃收入;8.財產轉讓所得;9.意外收入。居民個人取得以上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個人所得稅按納稅年度計算;非居民個人取得以上第一項至第四項所
    2022-06-28
    118人看過
  • 一次性補償金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問:我的公司要解除我的勞動合同,并發(fā)給我?guī)兹f元作為經濟補償金,補償金要怎么納稅呢?答:個人與任職受雇的企業(yè)、事業(yè)、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所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涉及的個人所得稅分兩種情況:企業(yè)按國家有關法律規(guī)定宣告破產,職工從破產企業(yè)取得的補償金(列入國務院試點城市的工業(yè)企業(yè)破產給職工的費用稱安置費;未列入試點的企業(yè)和雖列入試點城市但不是工業(yè)企業(yè)的稱經濟補償金)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除此以外的個人取得的補償金都要征稅,但在計算稅款時,可以扣除以下兩項:(1)當地(縣區(qū))上年職工年平均工資(統計局公布的為準)3倍的數額。(2)個人在領取該補償金時按國家和地方政府規(guī)定的比例實際繳納(提供有關憑證)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費、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和失業(yè)保險費,但嚴格按照政策精神,扣除額應僅限于屬于個人承擔的部分,原應由企業(yè)承擔的部分不得扣除??鄢?/div>
    2023-04-23
    166人看過
  • 房屋拆遷,補償需要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房屋拆遷補償不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我國《個人所得稅法》,下列個人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一)省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和國際組織頒發(fā)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wèi)生、體育和環(huán)境保護獎金;(二)國債和國家發(fā)行的金融債券利息;(三)按照國家統一規(guī)定發(fā)放的補貼、津貼;(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五)保險賠償;(六)軍人轉業(yè)費、復員費、退休金;(七)按照國家統一規(guī)定支付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休費、基本養(yǎng)老金或者退休費、退休費、退休生活補助費;(八)依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和簽訂的協議規(guī)定的免稅收入;(十)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免稅所得。前款第十項免稅規(guī)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個人工資多少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
    2023-08-09
    427人看過
  • 勞動糾紛所得是否繳納個稅
    勞動糾紛所得達到一定標準需要繳納個稅。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規(guī)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9]178號)的有關法規(guī),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法規(guī)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費、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一、個稅申報時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的規(guī)定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2023-04-06
    447人看過
  • 個人申請解除勞動合同需要繳納經濟補償金嗎
    勞動者個人解除勞動合同是因為用人單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其他。個人申請解除勞動合同是否合法個人申請解除勞動合同是合法的,勞動用工合同還沒到期,提前30天辭職,一般不需要賠償違約金,除非合同約定服務期:1、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所以合同未到期辭職也是可以的,只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了。2、至于賠償問題,一般來說是不用賠償的,在下面的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要承擔違約責任:(一)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二)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
    2023-07-27
    153人看過
  • 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所取得的經濟補償金是否要交個人所得稅
    回復:您好:針對您所提供的信息簡要回復如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第157號)規(guī)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9]178號)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眹惏l(fā)[1999]178號文件規(guī)定:“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紤]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
    2022-11-23
    162人看過
換一批
#勞動合同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勞動合同終止是指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滅,亦即勞動合同所確立的勞動關系由于一定法律事實的出現而終結,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原有的權利和義務不復存在。 用人單位違反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xù)履行... 更多>

    #勞動合同終止
    相關咨詢
    • 勞動合同工資寫3000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海南在線咨詢 2023-09-23
      勞動合同工資寫3000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35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根據一個納稅年度內的所得、應納稅額、已繳(扣)稅額、抵免(扣)稅額、應補(退)稅額等情況,如實填寫并報送《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以及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 征收個人所得稅需要繳納經濟補償金嗎?
      天津在線咨詢 2022-11-25
      經濟補償金是否要征收個人所得稅,要根據經濟補償金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部分則就要征收個稅。
    • 個人所得稅是否需要繳納滯納金?
      安徽在線咨詢 2024-12-03
      若納稅人未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足額繳納稅款,且身為法定扣繳義務人的第三方未按時將稅款解繳至稅務部門,那么稅務機關除要求其在規(guī)定期限內完成相關事項外,還需自滯納稅款之日起每日征收沒有按時繳納的部分款項0.5%作為罰款,即滯納金。 如果納稅人未能依法在規(guī)定期限內完成納稅申報以及提交相關的納稅資料,或者像法定扣繳義務人那樣不能按時向稅務機關提供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的稅收報告表及相關資料,稅務機關有權要求其在所
    • 合同終止補償金繳稅嗎
      寧夏在線咨詢 2022-07-01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勞動合同的終止是勞動關系消滅的兩種情形。簡單講,勞動合同沒有到期卻不再履行下去了,是解除;勞動合同到期自然結束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終止。對于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的情形,我國的新舊勞動法均有詳細的規(guī)定。對于不同的情形,稅法的規(guī)定是完全不一樣的。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1999〕178號)指出,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
    • 需要向個人所得稅局繳納辭退補償稅嗎?
      安徽在線咨詢 2024-11-20
      要得出這個問題答案,我們必須依據實際發(fā)放的金額進行評估。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2001年發(fā)布的《關于個人與其雇主終止勞動關系后所獲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規(guī)定,勞動者獲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雇主發(fā)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以及其他各類補貼),若其所得未超過當地上一年度員工人均工資的三倍,則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若超過了這一標準,那么超出部分則需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