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指當事人因勞動爭議糾紛要求保護其合法權利,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否則,法律規(guī)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那么,勞動報酬范圍仲裁時效為多久?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吧,下文將詳細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勞動報酬范圍仲裁時效為多久
看具體情況,先溝通,后仲裁,再協(xié)調,對于結果,一年時效。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報酬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勞動報酬訴訟時效與勞動報酬仲裁時效的區(qū)別
1、法律概念不同
勞動報酬仲裁時效,是根據勞動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勞動合同當事人認為其權利受到損害后,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的法定期間;是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依法保護其權利、并同時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勞動報酬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民事權利的法律制度。
2、法律根據不同
勞動報酬訴訟時效是民事法律關系當事人主張依法保護其民事權利的請求期間,來自民法的基本法。而申請勞動報酬仲裁的時效來自于勞動法律關系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在勞動法律關系方面的糾紛,應首先適用勞動法律關系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因此,對申請勞動報酬仲裁時效的運用,應以勞動法的相關規(guī)定為準。
3、適用的范圍和對象不一致
勞動報酬訴訟時效適用于廣泛的民事糾紛的訴訟案件,是民事審判活動中應當考慮的一種期間;根據當事人是否在此期間主張其民事權利的事實,來考察該當事人的民事權利是否在法律保護的時間范圍。申請勞動報酬仲裁的時效的應用范圍是勞動法律關系,適用對象是勞動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是當事人之間因勞動關系發(fā)生爭議時,當事人根據相關規(guī)定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裁決的法定期間;超過此期間,仲裁機構則不再受理,也就失去了法律保護的基礎。
勞動報酬低于當?shù)?a target="_blank" href="http://dilbar.cn/citiao/3166908984777094751.html">最低工資標準的,單位承擔什么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guī)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shù)摹?/p>
-
勞動報酬仲裁時效是多久,勞動糾紛訴訟時效多長
396人看過
-
勞動局勞動仲裁流程,勞動仲裁時效為多久
88人看過
-
勞動報酬是否涉及勞動仲裁有效的時效問題,勞動仲裁
70人看過
-
勞動仲裁時效多久勞動仲裁多久出裁決書
400人看過
-
勞動報酬相關的勞動仲裁時效是幾年
471人看過
-
拖欠勞動報酬仲裁何時為起算點?
108人看過
勞動報酬是指勞動者根據與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guī)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付出體力或腦力勞動并獲得其勞動所得的對價,體現(xiàn)的是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社會價值。 用人單位在生產過程中支付給勞動者的全部報酬包括三部分: (1)貨幣工資,用人單位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勞動者... 更多>
-
訴訟時效是多久?勞動報酬勞動仲裁期限是多久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5-03關于勞動報酬爭議訴訟時效的問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
-
拖欠勞動報酬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期間為山東在線咨詢 2022-12-02拖欠勞動報酬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 (1)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的,不受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 (2)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
-
勞動報酬勞動仲裁的時效是幾年云南在線咨詢 2023-02-11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
-
勞動報酬申請仲裁時效有效嗎?廣東在線咨詢 2023-04-26申請勞動報酬仲裁時有時效。即申請勞動仲裁的一般時效為一年,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
勞動仲裁的法定追訴時效范圍是多久臺灣在線咨詢 2021-10-23勞動爭議發(fā)生后,當事人應協(xié)商解決的不想協(xié)商或不能協(xié)商的,可以向本企業(yè)勞動爭議調停委員會申請調停的調停不能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秳趧臃ā返?3條規(guī)定,如果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滿意,可以在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天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