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時效中斷之后重新計算仲裁時效。出現(xiàn)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可以認定仲裁時效中斷:1、一方當事人提出權利主張;2、一方當事人向有關部門申請權利救濟;3、一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在人民法院作出仲裁時效中斷的決定后,當事人若拒絕履行義務或者權利救濟申請被退回,即可開始重新計算仲裁時效。
員工主動辭職后勞動仲裁了怎么辦
一、員工主動辭職后勞動仲裁了怎么辦
1、員工主動辭職后勞動仲裁了,有四種處理方法,分別是:
(1)主動與申請人進行協(xié)商,盡量達成一致意見;
(2)協(xié)商不成時,可以通過請求當?shù)貏趧硬块T聯(lián)系溝通,請求居間進行協(xié)調;
(3)如果是必須走到勞動仲裁庭時,主動配合勞動仲裁部門提交答辯書,及參加仲裁庭審;
(4)加強公司人事管理,對新進的員工一律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并且到勞動部門備案,嚴格執(zhí)行勞動相關法律法規(guī)。
2、法律依據(jù):《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guī)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yī)療費、經(jīng)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二、公司員工申請離職的流程是什么
1、離職員工將離職手續(xù)表交部門負責人簽字,部門主管以上崗位需經(jīng)總經(jīng)理簽字;
2、由離職員工所在部門的助理向離職員工收回工作證,員工手冊,工作服,辦公用品,確認上交無誤后由助理簽字確認;
3、由財務部檢查離職員工與公司在財務上是否有拖欠,如有拖欠當場清還,無拖欠則由財務部在離職手續(xù)表上簽字確認;
4、離職員工在得到離職手續(xù)表上所有需要的簽名后,人事行政部向員工出具勞動合同的決定;
5、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員到失業(yè)保險經(jīng)辦機構辦理終止、解除勞動關系備案手續(xù)。憑備案審核意見,到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中止職工社會保險關系。同時封存離職員工的公積金。如離職員工需要轉移公積金則由人事行政部根據(jù)其所提供的新賬戶進行轉移,如需取出則由員工自行辦理;
6、人事行政部在職工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30日內,到失業(yè)保險經(jīng)辦機構辦理失業(yè)保險待遇審核手續(xù);
7、人事行政部將離職員工的檔案重新歸檔,同時結清工資。
《勞動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
在勞動糾紛仲裁中如何解決時效問題
63人看過
-
外地老板的勞動問題:勞動仲裁解決方案
495人看過
-
勞動報酬是否涉及勞動仲裁有效的時效問題,勞動仲裁
70人看過
-
員工勞動仲裁中保險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什么?
164人看過
-
民間借貸中的時效問題及其解決方案
310人看過
-
勞動仲裁上訴時效的中斷及其原因
318人看過
仲裁,是指將爭議提交給爭議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對當事人的糾紛居中調解,并作出裁斷的行為。根據(jù)適用對象不同,仲裁可分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國際爭端仲裁等。勞動爭議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種,旨在解決勞動糾紛。勞動爭議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勞動報酬是否涉及勞動仲裁有效的時效問題,勞動仲裁河北在線咨詢 2021-11-16根據(jù)《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申請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或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另一方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仲裁時效從中斷開始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仲裁時效期間從中止時效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勞
-
勞動仲裁時效及雙倍工資問題山西在線咨詢 2023-07-03未簽訂合同的雙倍工資的仲裁時效只有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
如何處理解除勞動合同引發(fā)的仲裁問題甘肅在線咨詢 2024-12-28如果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規(guī)定解雇或終止勞動合同,將會被要求支付賠償金,金額為經(jīng)濟補償標準的二倍。經(jīng)濟補償?shù)挠嬎銟藴室罁?jù)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兩個月工資。如果工作年限不滿六個月,則按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辭退補償。月工資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 另外,如果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或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用人
-
勞動仲裁時效中斷和中斷的范圍及適用條件?江西在線咨詢 2022-11-09勞動爭議仲裁時效中止的適用條件: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礙,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 中斷的適用條件:起訴、請求、義務人同意履行。 延長的適用條件:一是客觀因素造成當事人無法及時申訴,二是當事人因客觀因素無法委托他人,二者缺一不可。
-
何時勞動仲裁時效會中斷,何時勞動仲裁時效會中止臺灣在線咨詢 2023-07-121、當事人能夠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斷: (一)一方當事人通過協(xié)商、申請調解等方式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的; (二)一方當事人通過向有關部門投訴,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申請支付令等方式請求權利救濟的; (三)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的。 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從對方當事人明確拒絕履行義務,或者有關部門作出處理決定或明確表示不予處理時起,申